本網訊 “非遺春晚2019”走入貴州,對貴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逐一盤點,其中西江千戶苗寨以“建筑工藝”入選非遺春晚;此外一同入選的還有畬族粑槽舞,丹寨蠟染和侗族琵琶歌等。
為挖掘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展現中華文化的魅力和時代風采,講好新時代的中國非遺故事,由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非遺保護研究中心,以及電視臺聯合舉辦的非遺春節聯歡晚會,是一檔以展現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主題晚會。自2018年首屆舉辦以來,深受廣大民眾關注和歡迎。
此次,非遺春晚走入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對苗族侗族文化的深入拍攝。西江千戶苗寨,是保存苗族“原始生態”文化最完整的地方,由10余個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連成片,是目前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
西江在苗語中有“河灣上的人家”之意。這處依山伴水的建筑群,鱗次櫛比,蔚為壯觀。據村寨的老人介紹,這些以木料為基礎的建筑群,有些歷史長達數百上千年之久,在數百上千年歷史風雨中依然保存較為完整。西江千戶苗寨也因此成為領略和認識中國苗族漫長歷史與發展之地。(賀源)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