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貴州住宿業資源整合、結構調整、做大做強做優,發揮住宿業在促進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等方面的作用,貴州省人民政府近日制定了《貴州省住宿業上規提質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以下簡稱《計劃》),《計劃》明確,到2021年,全省住宿業營業額年均增長10%左右;培育和新增限上住宿業單位300家,總量達到1100家以上;實現四星級以上旅游飯店縣(市、區、特區)全覆蓋,力爭引進1—2家世界排名前十的酒店集團。全省住宿業規模結構、空間結構和品牌結構進一步優化,促進消費作用進一步增強。
今后一段時間,貴州將重點做好以下任務:
實施品牌引領規模擴張行動。加快高端休閑度假主題酒店建設,爭取引進安縵、六善、COMO、嘉佩樂、星野等度假酒店品牌進入貴州,支持安納塔拉、悅榕莊、柏聯等度假酒店品牌在貴州布局運營。圍繞在建擬建房地產項目、城市綜合體、田園綜合體、特色小鎮、大數據園區、旅游度假區、戶外運動基地、美食街、購物街等,把中高端住宿產品建設納入規劃建設,支持通過入股、引入管理等模式,加快錦江、開元、首旅建國、萬達嘉華、世紀金源、維景國際、雅高、卡爾森、溫德姆、喜達屋、凱悅、萬豪、希爾頓、香格里拉、洲際等酒店集團旗下高端品牌在貴州連鎖經營;加快推動全季、維也納、麗楓、和頤等中端酒店品牌落地貴州開展連鎖經營;支持貴州本土中高端酒店集團開展品牌輸出、管理輸出,提升連鎖經營規模及效應。
實施客棧民宿擴容升級行動。圍繞黃果樹、梵凈山、荔波大小七孔、西江千戶苗寨等重點旅游吸引物建設客棧民宿。圍繞實施鄉村旅游“百千萬工程”,結合貴州旅游名鎮、名村建設,鼓勵引導對現有農家樂、農家客棧、家庭旅館等住宿設施升級改造和服務提升。鼓勵引導茅臺、西江、青巖、舊州、肇興等15個國家級特色小鎮客棧民俗在建設、改造、提升中突出建筑、文化、生態、服務等方面的特色化風格。鼓勵引導旅游熱點地區和景區周邊鄉村、休閑度假資源較為富集的鄉村加大投入力度,建設各具特色客棧、民宿、度假村等住宿設施。鼓勵引導城市郊區和景區周邊小城鎮群眾充分利用自有宅基地、自有閑置住宅房資源建設、改造和經營特色鄉村住宿設施。
實施住宿業空間集聚行動。編制住宿行業發展規劃,統籌全省住宿業規劃布局,有針對性的謀劃和引導不同檔次、不同規模、不同目標客戶群體、不同經營模式的住宿設施合理布點、規范建設、均衡發展。加大高端休閑度假、健康養生、養老酒店、親子酒店、科技酒店、主題酒店建設;五星級或同等檔次商務型會展型酒店、四星級或同等檔次酒店進行全省及區域總量把控,要更加注重消費細分需求。以貴陽、貴安新區為重點,建設商務會展、休閑度假、分時度假酒店群;以遵義、畢節紅色文化為重點,建設紅色旅游主題酒店、生態度假酒店群;以六盤水、安順為重點,建設生態休閑度假旅游酒店群;以銅仁為重點,建設生態旅游、培育綠色酒店群;以黔東南、黔南為重點,建設生態文化、康養度假酒店群;以黔西南為重點,建設山地戶外運動、賽事舉辦酒店群。以銅仁一帶雙核為重點,建設環梵凈山旅游民宿帶;重點培育仁懷—習水—赤水酒文化旅游民宿帶、貴陽—遵義—銅仁千里烏江濱河旅游民宿帶、花溪—惠水—平塘科普旅游民宿帶。開展“全省住宿業100強”典型示范創建活動,提高行業集中度和整體發展水平。
實施住宿業營收渠道開拓行動。推進住宿業與會展、文化、旅游、體育、農業、醫療、康養、教育培訓等相關產業融合發展,擴大服務消費,轉變盈利模式,提升盈利能力。注重文旅與住宿業深度融合,引導住宿業利用文旅創意打造沉浸式消費體驗;將住宿業態納入文旅產業項目,通過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融合發展形成體驗綜合體。計劃建設、改造、提升的區域性鄉村住宿設施,要圍繞和突出山地、文化、民俗、民族等資源要素,把住宿設施打造成集住宿、游覽、觀賞、體驗為一體的旅游吸引物。
實施住宿業經營模式創新行動。大力推動住宿業品牌整合、資源整合,促進規;、連鎖化、品牌化、集團化發展。推行酒店市場輕資產模式,提高行業集中度。依托旅游業發展起來的177個住宿業消費產業聚集區,通過整合消費市場主體,規范市場經營行為,實行統一經營、統一管理、統一核算,形成一批規模大、效益好、帶動能力強的限額以上住宿業單位。推動大型酒店產業活動單位成立獨立法人經營主體。鼓勵和支持民營資本、外資等參與國有中小型住宿業單位改革。推薦一批優質大型住宿業納入全省上市和掛牌企業后備資源庫,重點支持在主板、創業板、新三板上市或掛牌。
實施行業服務智慧化行動。完善貴州智慧旅游相關功能,打造集住宿業推廣、服務預定、預售結算、實時查詢、行業監管等功能于一體的一站式旅游服務平臺,降低交易成本,實現住宿業服務和管理全程、全域、全覆蓋。聯通市場監管、稅務、公安等數據平臺,實現住宿業單位數據共享。加快鄉村智慧旅游建設,為游客提供餐飲、住宿、購物、娛樂等網上預訂和支付服務。引導市場不同層次的消費選擇,密切供需對接,針對不同地區、不同季節采取差異化促銷措施,實現淡旺時段協調發展。支持住宿業對互聯網、物聯網、VR、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應用,改造提升酒店智能化水平。
實施住宿業標準化綠色化行動。深入實施《旅游飯店星級的劃分與評定》《貴州省鄉村旅游村寨建設與服務標準》《貴州省鄉村旅游經營戶(農家樂)服務質量等級劃分與評定》《貴州省鄉村旅游客棧服務質量等級劃分與評定》等標準。推廣《綠色飯店》國家標準,引導住宿企業開展耗能管理和酒店經營指標細化管理,加大綠色飯店創建。推廣“綠色飯店生態客房”實施,從空氣、水、睡眠、低碳、體驗五個方面打造綠色健康生態客房。利用新技術在酒店綠色環保、節能降耗、運營管理、營銷收益管理等方面提升企業運營效率。引導企業以顧客滿意度為導向,提升酒店精細化管理水平。
實施住宿業人才資源保障行動。依托專業院校(系),加快培養酒店管理中高端人才;以清鎮職教城為依托,引進1—2家國際著名酒店管理品牌開展聯合辦學,建設2—3個酒店人才培訓基地;加快籌建貴州文化旅游藝術職業學院,強化酒店職業技術教育。2019—2021年每年開展一場酒店職業技能大賽,提升從業人員素質和技能。
實施住宿業市場秩序整治行動。制定出臺《貴州省住宿業管理辦法》,明確住宿業管理范圍、管理權屬、管理主體。督促住宿企業以住宿設施安全、餐飲食品安全為重點,嚴格安全標準,完善安全設施,落實安全責任,消除安全隱患。加強信用體系建設,推行信用分類管理,建立從業單位信用評價制度和“黑名單”制度并與稅務機關動態信用評價信息形成共享機制,促進行業規范發展。加大監管執法力度,嚴格衛生安全標準監管,依法查處違法行為,切實維護消費者和從業單位的合法權益,提高住宿行業安全保障水平,創造公平、誠信、安全、放心的經營環境和消費環境。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