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題為《剛剛宣布!再見了,結婚證!》的自媒體報道刷爆了網絡。該報道稱:電子結婚證真的來了,結婚證將迎來一個歷史性變化!電子結婚證可以用于購房貸款辦理、房產過戶、繼承遺產、財產公證、子女入學等。而且可以隨用隨領,不怕忘、不會丟!并且發出“再見了,一紙婚書”的感慨。
今年5月20日,不少貴州新人選擇在這一天登記結婚。
貴州省民政廳官方微信公眾號“貴州民政”轉述民政部社會事務司負責人回應上述有關“電子結婚證”傳言時認為,確實有幾個省份開通了所謂的“電子結婚證”,但目前的這些“電子結婚證”并不屬于真正意義上的婚姻登記電子證照,并不具備相應的法律效力,也不能代替以往的實體結婚證。報道所說的以后可能會領不到實體結婚證的說法實屬無根據的猜測。
目前,部分省市開通了“電子結婚證”,是不是意味著以后結婚不用去民政局了?民政部門有關負責人回應稱,確實有一些省(市)陸續開通了“電子結婚證”功能,目前所知,已經開通的省(市)有福建、江西、浙江、江蘇、重慶等地。但必須說明的是,目前的這些所謂“電子結婚證”只是電子卡片形式展示的婚姻登記信息記錄,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婚姻登記電子證照,并不具備相應的法律效力,也不能代替實體證。
今年5月20日,不少貴州新人選擇在這一天登記結婚。
個別媒體宣傳所謂的“結婚不用去民政局,可在支付寶領取‘電子結婚證’”顯然系誤讀,實為領證后在支付寶等 APP 上,通過個人授權后查詢到的本人的婚姻登記電子記錄。所以,目前無論是結婚登記還是離婚登記,當事人都需要根據《婚姻登記條例》規定,攜帶相關材料到婚姻登記機關現場辦理。
而現在有很多地方都在使用電子文件,比如說,電子發票、電子保單等等,這些電子文件都有法律效力,為什么所謂的“電子結婚證”沒有法律效力呢?對此,民政部有關負責人解釋稱,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委、國家電子文件管理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國家密碼管理局)正式發布的《電子證照 總體技術架構》《電子證照 目錄信息規范》《電子證照 元數據規范》《電子證照 標識規范》《電子證照 文件技術要求》《電子證照 共享服務接口規范》等 6 項國家標準及有關要求,電子證照作為具有法律效力和行政效力的專業性、憑證類電子文件,日益成為市場主體和公民活動辦事的主要電子憑證,是支撐政府服務運行的重要基礎數據,但這些電子證照暫不提供給個人,僅供政府機關內部有條件使用。
而我們所謂的“電子結婚證”是在辦理完成相關婚姻登記后,已開通相關功能地區的當事人可通過支付寶等途徑領取的一種附著紀念意義的電子記錄,即以電子記錄的形式在手機中顯示的和紙質證書對應的記錄。該記錄僅供個人查詢,不作婚姻登記證件使用,也不能完全代表當事人的婚姻狀況,無法律效力,顯然不屬于國家機關簽發的上述類型的電子證照。
在隱私方面,目前“電子結婚證”并沒有向全體公眾開放,僅支持本人查詢下載自己的婚姻登記電子記錄。具體保護途徑包括:一是通過人臉識別實名認證后,才能在支付寶(或其他 APP)里查詢本人在已開通相關功能地區內婚姻登記機關登記的婚姻信息。二是為確保公民信息安全,在支付寶程序內,每次查看或領取“電子結婚證”,均需人臉識別和身份認證,同時對配偶信息做了脫敏處理,每次退出登錄后,系統不記錄相關信息,每次使用仍要進行人臉識別身份認證。三是支付寶(或其他 APP)小程序中的“電子結婚證”,采用發送身份證號數據請求,返還最新一條記錄的方式予以實現,支付寶(或其他 APP)不保留數據。
目前,民政部正在推動婚姻電子證照的實現。今年7月18日,由民政部起草的《國家政務服務平臺 電子證照 結婚證》和《國家政務服務平臺 電子證照 離婚證》標準已經由國務院電子政務辦正式發布,下一步,我們將按照國家電子證照管理使用的要求,推動婚姻登記電子證照在國家政府服務平臺的應用,為群眾辦事提供便利。(記者 李堅 )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