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吸引高質量企業落戶,近年來,貴州不斷優化營商環境,通過一系列持續深化的“放管服”改革,切實解決企業辦事難、辦事慢、多頭跑、來回跑等問題,真正做到審批更簡、監管更強、服務更優,在貴州投資創業的企業紛紛為之“點贊”。
資料圖:全省取消企業開戶許可后的第一筆企業開戶業務在貴州銀行寶山支行成功辦理
做好簡政放權的“減法”
——為企業“松綁”
“放”即簡政放權,降低準入門檻。
今年6月25日,國務院召開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電視電話會議。會議提出,政府管理和服務要行“簡約”之道,程序、要件等都要刪繁就簡、便民利企。
“放管服”改革是否到位,一個重要標準就是看它能否為群眾生活及辦事增便利。
以辦成一件事的全流程為核心,以“減環節、減時間、減成本,提高企業辦事便利度”為目標,貴州提出了實現營商環境優化提升的具體舉措,制定印發了《貴州省營商環境優化提升工作方案》,包括“開辦企業”“辦理建筑許可”“獲得用電用水用氣”“登記財產”等17項營商環境評價指標,共45項改革措施。
“這些改革措施涵蓋企業創業、獲得場地、獲得融資、日常運營階段、矛盾糾紛解決等全生命周期的五個階段,聚焦企業和群眾辦事創業的難點、痛點、堵點,圍繞辦理環節簡化、申報材料壓減、辦事時間壓縮、行政審批提速、群眾辦事方便等,最大限度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間、減成本。”在日前召開的貴州省營商環境優化提升工作新聞發布會上,貴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盧雍政如是說。
比如,開辦企業時間壓縮至3個工作日,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服務時間壓減至80個工作日以內,低壓小微用戶平均接電時間不超過15天,用氣用水報裝時限(含施工審批)均壓縮至30個工作日以內,登記財產時間壓縮至5個工作日以內,貸款辦理時間每年壓縮10%以上,將納稅時間減少到140小時,總稅收及社會繳費降低至全國中游水平等等。
簡政放權的“減法”,換來的是市場活力的“乘法”和企業效益的“加法”。
一系列降低準入門檻、壓縮辦證時間、激發市場活力的“減證”改革工作,實現了為企業“松綁”,為市場“騰位”,充分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大大提升了企業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做好加強監管的“加法”
——為企業“保駕護航”
“管”即創新監管,促進公平競爭。針對“管”的舉措,在于健全制度化監管規則。
為此,貴州制定出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在全省市場監管領域全面推行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的實施意見》和《貴州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全面梳理機構改革后市場監管各領域有關民營經濟發展工作職能,有效整合有關政策措施,加強調度,全面系統推進市場監管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各項工作。
加大涉企收費專項檢查,重點檢查行政機關、事業單位、行業協會商會等領域違規收費行為,查處行政審批中介強制服務收費、行政職能轉移亂收費,督促取消違法違規收費項目;
組織開展小微企業收費政策落實情況檢查,督促銀行業金融機構嚴格落實禁止向小微企業貸款收取承諾費、資金管理費等政策措施;
組織開展電力價格專項檢查,以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為重點,查處轉供電主體違規加價行為;
組織全省鐵路專用線價格行為專項整治,推動降低企業物流成本;
……
一攬子行之有效的監管措施,旨在切實減輕了企業負擔,著力推進政務環境、市場環境、法治環境、城市環境、社會環境一體建設,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
“下一步,我們將加強與省人大的對接,探討各項營商環境優化各項制度措施的法制化,為我省營商環境建設保駕護航。”貴州省投資促進局局長馬雷說。
做好優化服務的“乘法”
——助力企業做優做強
“服”即高效服務,營造便利環境。針對“服”的舉措,重點在于優化政府服務。
據了解,貴州采取部門一窗、分類一窗、套餐一窗、綜合一窗等多種形式推進“一窗式”改革,今年年底前,除對場地有特殊要求的事項外,貴州政務服務事項進駐綜合性實體政務大廳達100%,市縣70%以上政務服務事項達到“一窗”分類受理。
同時,制定相應的“一窗式”工作規則,厘清綜合窗口和部門的權責界限,從單部門多事項的“無差別受理”到多部門多事項的“無差別受理”,最終實現所有部門的所有事項“無差別受理”。
線下做好做好政務服務“一窗辦理”,線上,更要做到政務服務“一網通辦”。
依托政務服務網建設貴州省企業開辦“一網通辦”平臺,貴州將企業設立登記、公章刻制、申領發票等涉企服務事項歸集到平臺,實現企業開辦申請“一次提交、信息共享、同步辦理、限時辦結”,以此實現壓縮企業開辦時間到3天,推進82項高頻事項在省內實現“一網通辦”。
根據營商環境第三方評估機構廈門大學的調查評估,截止2018年底,貴州省營商環境“前沿距離”分數為66.81,相當于全球190個經濟體的第79位。
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改革紅利也隨之不斷釋放。
我們欣喜地看到,隨著營商環境的不斷完善,貴州省逐漸形成“大企業頂天立地、中小微企業鋪天蓋地”的良好局面。
過去,貴州憑借減稅讓利,通過拼資源、拼政策換得了企業的青睞。今后,拼服務、拼信用、拼環境,按照“門檻低于周邊、環境高于周邊”的目標,貴州將持續發力、久久為功,全力打造營商環境“金字招牌”。(記者程曦 羅亞楠)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