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政聯抓“高位推動”。
成立由縣委書記、縣長任雙組長的林下經濟工作領導小組,成立以縣委常委領銜的產業專班,黨政主要領導親自主抓、親自調度,強化“一聯四包”縣領導蹲點督戰責任,壓實縣、鄉鎮、村工作責任。堅持周調度、半月通報、24小時解決問題機制,按照“一帶兩線三圈”的產業布局,強力推進林藥、林禽、林蜂等主導產業,形成全縣一盤棋抓林下經濟的強大合力。
黨企聯推“龍頭帶動”。
堅持黨委主責、政府主抓、企業主推,引進和培育龍頭企業,推廣品牌帶產業、企業帶基地、合作社帶貧困戶的“三帶”模式,依托昌昊金煌、茅臺生態農業、浙丹等龍頭企業帶動基地建設,實施訂單生產,實現標準化、規;a業化發展,形成“組培-育苗-生產-加工-銷售”全產業鏈。目前,該縣州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11家,建設3個萬畝、18個千畝、35個百畝林下經濟產業基地。
黨社聯建“利益驅動”。
發揮基層黨組織的引領作用,組建由村兩委主導的161個產業扶貧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方式,通過強村帶弱村、易地產業扶貧、“三變”入股等形式發展產業,建立貧困戶自主實施、合作社帶動實施、經營主體帶動實施三種模式,完善利益分配機制,杜絕一股了之、一分了之,鼓勵多勞多得,充分調動村兩委、合作社、貧困戶參與林下經濟發展的積極性。2019年,通過流轉土地、基地務工、合作社分紅,1.45萬貧困戶戶均增收6000余元。
黨群聯干“組織發動”。
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領頭雁作用,跨村組建聯合黨支部,通過“三育”方式配強村兩委班子,深入實施懶轉勤、勤轉能、能轉富行動,開展“智志雙扶”,進一步提高群眾的內生動力。加大對農村黨員的教育培訓力度,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帶動廣大群眾積極參與產業發展,著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營造黨群同心干、發展奔小康的濃厚氛圍。目前,全縣82個黨支部1098名黨員示范帶頭,帶動15000余名群眾參與林下經濟產業發展。(丹寨縣委組織部)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