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2月19日,錦屏縣曉岸村吳茱萸種植基地里戴著口罩的村民正在勞作,有的煉山、有的運苗、有的栽苗,一片忙碌的景象。
“今天是我們曉岸村吳茱萸種植項目的開工儀式,年前我們村通過多次召開院壩會、村民會最終確定吳茱萸種植項目,現正值春耕的良好時機,我們決定今天開工,因現在還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我們給村民們發了口罩,讓他們戴著口罩勞作,同時叮囑村民們保持兩米的安全距離,回家要用肥皂洗手,確保疫情防控和發展生產兩不誤”曉岸村駐村第一書記楊世勤說。
“今年因疫情我們廠延遲了上班時間,現在村里種吳茱萸我也來報名參加,村里還給我們發了口罩,讓我們戴著口罩干活,既安全又能掙錢。”村民龍再茂說道。
“我們村種吳茱萸主要是它適合我們這的氣候,目前我們每天有五六十個人來干活,每天的工資是100元,來干活的群眾90%是貧困戶。預計三年后我們每一戶可以分到5000到6000的紅利。我們現在先做120畝地的吳茱萸,之后我們要做1000畝地的茶葉來帶動我們曉岸存的發展。”曉岸村黨支部書記劉繼均說。
平秋鎮曉岸村地勢較高、氣候較為寒冷,人稱“錦屏小西藏”,為尋求適合的產業項目,錦屏法院作為幫扶單位多次組織召開黨組會議研究討論,咨詢專家認證,召開曉岸村全體村民大會,最終確定發展吳茱萸種植項目,為帶動幫扶村產業發展,該院幫助294戶農戶加入合作社,資助資金12余萬元,帶動全村村民持續增收,實現脫貧致富。開工儀式當天,錦屏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劉正明,農發行三人小組秦小軍、唐鯤鵬、楊紹帆,縣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龍世德及瑞豐中藥材公司負責同志出席了儀式,并強調要牢牢抓住產業發展機遇,做好平秋高山涼冷地區“云上經濟”。(胡燕梅)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