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芋一般整畦開溝或挖穴下種,行距0.5米~0.6米,株距0.3米~0.5米,具體情況視芋種大小而定,大種稀植,小種密植。總的原則是魔芋適當密植有利于高產,魔芋栽培深度以塊莖上部位于土表以下3厘米~6厘米為度。先挖好溝,然后撒上農家肥、再撒復合肥,作為魔芋種植的底肥……”,來自雷山魔芋開放有限公司的技術員楊志偉面對面、手把手地給村民進行技術指導,拿起鋤頭親自演示,為村民傳授種植技術,“種子下地一定要蓋上一層薄薄的土,不能與肥料直接接觸……”據村支部書記龍向君介紹,從魔芋種下地到種植全面結束,技術員將會一直吃住在農家,進村頭、上林邊、到坡頭,為群眾解決魔芋種植技術難題,爭取能獲得個好收成。
“今年我們土地流轉承包了50畝林地,這段時間每天早上都是天還沒亮就出門,一直忙到天黑,現在村民們能通過土地流轉、基地務工、利益分紅等增加收益,已是信心滿滿,決心鼓足干勁扎實干,目前已發展魔芋種植50畝,有10000余斤魔芋種子下地了,剩下的還要幾天就可以種完。如果今年效益好,明年我們還要多種些。”魔芋種植六個月后可產生效益。魔芋正常畝產量為4000斤,如果按每斤售價1.8元算,今年種植的魔芋收益預計可達36萬元。村主任王經鋼滿臉笑容的告訴筆者,并對承包的50畝林地充滿期待。
據悉,皇封村是在去年11月成立的黔東南州龍耳坡農業有限公司,實施“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即由公司帶頭實施,貧困戶出土地、出勞力,公司提供產業資金,并與貴州中順魔芋開發有限公司簽訂了供銷合作協議,負責提供種子、產品銷售、技術指導及保底回收等,同時還邀請了貴州省農業科技研究所生物研究魔芋研究中心專家到現場對魔芋的種植、生產、管護做專業技術指導,使魔芋產業在皇封村蓬勃發展。
“像這種杉樹林,全鎮還有很多,林下經濟發展前景很大,值得推廣。”三江鎮黨委書記說道。魔芋的經濟價值很高,不僅可以加工成魔芋豆腐,還能制作干魔芋片、魔芋粉等。如果魔芋種植成功,黔東南州龍耳坡農業有限公司還打算進一步擴大種植規模,并進行深加工,不斷完善科技服務體系,積極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生產經營方式,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增強農業產業發展后勁,為穩定脫貧奠定基礎。(王小勤)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