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2日侯某(湖南新化縣)駕駛一輛重型自卸車沿黎爐線從榕江往黎平方向行駛,20:05分行至黎爐線20公里+200米處將行人楊某澤(74歲)碰撞成重傷,2020年3月25日受害人楊某澤醫治無效死亡。
事故發生后,縣交調委首先組織肇事車主與受害人家屬進行調解,其家屬索賠壹佰貳拾萬元,肇事方認為此次交通事故尚未有交警部門的事故責任認定書不同意支付而調解未果。
2020年3月15日縣交調委再次組織雙方協調受害人家屬仍然要求對方賠償壹佰貳拾萬元,肇事方主張等待交警部門的事故責任認定書下達后并根據責任的大小來協調賠償事宜,除肇事方支付了傷者的部分醫療費壹萬叁仟元外,雙方對其他賠償沒有達成共識。
2020年3月25日受害人醫治無效死亡,死者家屬情緒激動向肇事方索賠壹佰貳拾萬元,肇事方堅持等待交警隊的責任認定后再談賠償。
通過縣交調委耐心做工作后肇事方才同意按車輛投保的保額由保險公司支付壹佰萬元后自己另賠償伍萬元,雙方最后達不成協議,調解工作暫時擱淺,事后縣交調委先后組織雙方4次調解都因雙方互不退讓而無果。
2020年4月25日,《黎平縣公安局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對本次事故作出認定,本次故事由肇事方負全部責任。
為防止矛盾激化,充分發揮縣矛盾糾紛多元化調解工作機制作用,做到矛盾糾紛不上交,4月28日,縣交調委聯動縣多調中心共同協商處理本次事故的賠償工作,組織雙方進行第7次協調,并嚴格按照調解程序依法進行,由申請方和被申請方選出的家屬代表,安排嚴格的座次、宣布調解紀律和程序,告知雙方權利義務,讓雙方當事人按照調解主持人的工作思路依法進行。
調解中,調解人員對當事人進行集中、分散、面對面、背靠背等方式進行思想疏導,根據死者的年齡、配偶的贍養和事故的責任進行現場說法,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把情、理、法三個融合,最后雙方當事人接受了調解員的調解方案,雙方達成了由肇事方除保險全額賠償外,另賠償死者家屬玖萬叁仟元的調解協議,受害方自愿向肇事方出具《刑事諒解書》,最終平息了一起持續20多天的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糾紛,切實維護了雙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了社會的穩定。(鄭敬華)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