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雷山縣在不斷延伸公路建設觸角的同時,也在道路安全上下功夫,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同步開展,有效提升農村公路的安全系數,真正做到既要建通,更要安全,實現了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全覆蓋”,使 “危險路”變成“安全路”,最大限度防止了因道路交通安全事故致貧、返貧的現象發生,助力廣大人民群眾脫貧奔小康。

2019年8月17日,全省大數據+農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現場會在雷山縣召開,參會人員觀摩生命防護工程建設情況。

2020年7月13日,全州道路交通事故預防暨現場觀摩會在雷山召開,參會人員觀摩郎德鎮農村交通安全防控指揮室公路防控體系建設應用情況。
道路無防護設施 引發多起翻墜事故
寒冬時節,驅車從雷山縣城出發,行駛在通往大塘、望豐、方祥等鄉鎮的鄉村公路上,清晰醒目的交通標線、簡潔明了的指示牌、減慢車速的減速帶、彎道處的凸面鏡、急彎臨崖路段邊緣的波型護欄、鋼筋混凝土防撞墻……沿線的安全生命防護工程設施與冬季景色相得益彰。
雷山縣位于黔東南州西南部,東臨臺江、劍河、榕江縣,南抵黔南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縣,西連丹寨縣,北與
凱里市接壤。轄西江鎮,永樂鎮,郎德鎮,大塘鎮,達地水族鄉,方祥鄉8個鄉鎮,154個行政村,323個自然寨,1305個村民小組。
雷山縣位于黔東南州西南部,總面積 1218.5平方千米。距省府貴陽184 公里,距州府
凱里42公里.截止目前,
雷山縣道路通車總里程為1596.3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2.3公里,國道52.36公里,省道180.91公里,縣道203.81 公里,鄉道234.06公里,村道716.8公里,通組公路196.16公里,農村公路密度1.31公里/平方公里,縣鄉村道路約占全縣公路總里程的84.6%。
雷山縣地處云貴高原湘、桂盆嶺地過渡的斜坡地帶,雷公山海拔最高達2178.8米,道路地形、地質條件復雜,山高坡陡、彎多彎急,臨崖臨水臨坎路段多,春雨、夏澇、秋霧、冬凝四季災害性天氣多;道路硬件基礎薄弱,等級低、建設標準低、安全設施特別是農村公路生命安全防護配套率低。加之在冬季,特別是遇到惡劣天氣時,帶來的交通安全隱患更大。
2010年至2015年底就有69%的一次死亡3人以上較大道路交通事故,都是因道路無防護設施翻墜引發,這些事故均發生在沒有安全防護設施的農村公路上,給群眾生命財產造成了重大損失,教訓極為慘痛,充分暴露了雷山縣農村地區公路基礎設施薄弱、生命防護工程缺失等問題。
投入資金近1.5億元 打造農村公路“安全長廊”
隨著經濟社會的日益發展和農村道路條件不斷改善,公路上行駛的車輛越來越多,給群眾出行帶來的安全問題越來越突出,對公路安全保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為此,雷山縣把加強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作為夯實事故預防管理基礎的重要抓手,精準把脈了因地理和自然條件造成的“硬傷”,全面開展農村公路安全隱患排查及數據采集工作,通過對農村公路上存在急彎陡坡、臨水靠崖、高填方路基、危險橋涵、平面交叉道口、交通事故多發路段、視距不良路段等安全隱患的全面排查,建立了全縣農村公路安全隱患基礎數據庫,積極實施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
2016年,雷山縣在年財政收入僅3億多元的情況下,投入近1.5億元資金,在省道黎(平)重(安江)線、轄區8個鄉鎮、86個村寨的101條農村道路共安裝防護欄和防撞墻1369公里,率先在全省實現了通村以上公路安全防護工程的全覆蓋,切實提升了公路安全系數,建成了農村公路“安全長廊”。
2017年以來,雷山縣再增加5000余萬元投入,完成全縣農村公路安全隱患的治理,分期對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進行“一燈、一帶、一鏡、一牌”(即:警示燈、減速帶、廣角彎道鏡、提示牌)的提檔升級,目前全縣共安裝警示燈400套、減速帶3000多處、廣角彎道鏡1080面、警示牌50000多塊。2016年至今,累計投入資金近2億元開展安全基礎設施建設。雷山縣公路安全防護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全、從全到優”的轉變。
鄉村公路都建起防護欄,“危險路”變成“安全路”。
防護欄顯身手 “危險路”變成“安全路”
生命安全防護工程是一項深入人心的
民生工程,對保障行車安全和保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特別是對農村公路,不但能大大降低事故發生率,還能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幸虧有鋼索護欄,否則我就沒命了。”2019年年9月12日,雷山縣駕駛員楊某駕駛一輛農用號牌貨車往凱里市方向行駛,行駛至省道黎爐線雷山轄區益民食品有限公司附近,與后方超車車輛返回原車道時,因操作不到,駕駛農用號牌貨車撞上護欄,幸運的是鋼索護欄“拉”住貨車前輪,阻擋車子掉下5米高的路坎。
“自實施生命防護、公路防控兩項工程建設以來,交警部門深入運用‘貴州省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綜合監管云平臺’等大數據平臺,加強了農村板塊交通安全監管,雷山縣道路交通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大幅下降,2016年實施完成生命安全防護工程,當年度雷山縣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比上年減少7人,下降36.84%,死亡人數為2010年以來的最少的一年。實施生命安全防護工程后至今,雷山縣未發生一起死亡2人以上的道路交通事故,最大限度防止了因道路交通安全事故致貧、返貧的現象發生。”雷山縣公安局局黨委委員、交警大隊大隊長趙中榜介紹說。
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的實施惠及
民生。通往方祥鄉的道路彎多坡陡,特別是進村公路,好多路段車輛交匯必須減速慢行,以前司機難免懸著一顆心。而現在,路上安裝了防護欄、警示樁等安全防護設施,降低了行駛的危險性。
“我們村這條進村公路彎多坡陡,以往沿線沒安裝防護欄,開車提心吊膽,特別2015年發生‘2.28’事故后,好多駕駛員都不敢開車進村,寧愿把車停放在鄉里的客車站,然后,走路回家。”雷山縣方祥鄉陡寨村駕駛員楊忠良對發生在本村的那起事故還心有余悸,“現在安裝了防護欄,開車的人心里踏實多了。”如今,他開車進村“很放心”。( 唐光新 楊正道)
2018年2月24日,在黎爐線235KM+500米處,一輛福田自卸貨車的司機為了避讓前方摩托車,下意識打了方向盤,導致自卸貨車失控,撞上鋼索護欄,懸掛在路崖上,未造成人員受傷,車輛嚴重損失的道路交通事故。

2019年年9月12日,雷山縣駕駛員楊某駕駛一輛農用號牌貨車行駛至省道黎爐線雷山轄區益民食品有限公司附近,與后方超車車輛返回原車道時,因操作不到,駕駛農用號牌貨車撞上護欄,幸運的是鋼索護欄“拉”住貨車前輪,阻擋車子掉下5米高的路坎。
新聞記者深入雷山縣采訪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
各級媒體報道雷山縣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