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韋輝大學畢業,他來到貴陽,和同學一起創業開辦培訓班,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事業小有成就后,他放棄了在外闖蕩的生活,于2016年離開貴陽返鄉開始創業,決定為家鄉建設出一份力。在聽說自己想要在家發展產業的想法后,家人都極力反對,甚至與父母發生爭吵,面對家人的不理解,他總是暗暗地鼓勵自己說:“現在二次創業肯定會比第一次創業更辛苦、更有難度和挑戰性,但改變家鄉貧窮落后的面貌,是我從小的夢想,要想辦法去實現他”。后來韋輝說“經過駐村干部多次的上門宣傳講解,也最終讓他父母同意,支持韋輝回鄉創業”。
起初是準備承包荒坡,租地放養黑毛豬,但由于前期投資大、風險高、缺乏經驗等原因,再看看自己僅有的一點積蓄,韋輝不得不放棄這個念頭。但他一直又為找不到合適的產業而發愁,一個偶然的機會,韋輝被駐村干部邀請到村委會開座談會,會前,駐村干部端上一盤西瓜,韋輝驚嘆地說“這小西瓜口感甜、好吃、無籽,市場上一定是搶手水果”,并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于是他率先瞄準了西瓜種植產業,經過四處學習、咨詢專家、籌備資金、尋找優質瓜苗….在自家的旱田里大膽種植天然無公害的麒麟瓜,一年最低可以出3批,小西瓜帶來的是大收益,于是決定把發展西瓜種植作為返鄉創業的第一個項目。
孟夏時節,在5畝多的西瓜地里,個頭不高,熱情洋溢的85后韋輝正在用鋤頭鋤草、護土、打藥、施肥、搭架等手續得忙得不可開交,但臉上總掛滿了幸福的汗珠。韋輝看到西瓜長勢喜人,靠種植西瓜產業增收致富的底氣越來越足。
早在2019年3月份時,在流洞村尖刀班的帶領下,駐村干部、支書、主任、文書、種植農戶等代表共計10余人遠赴榕江縣古州鎮車江萬畝大壩西瓜種植示范基地進行考察學習,韋輝也跟隨其中,從而對西瓜產業有了進一步了解,也更加堅定了他長期發展西瓜創業的信心。
韋輝介紹,現在有貧困勞動力全員培訓這個政策,因我被推選為返鄉大學生創業代表,我平時一邊參加縣里的培訓,一邊參與鎮里的培訓,不僅增強我種植西瓜的理論知識和種植技術,還增強了我開闊西瓜市場的洞察力。
經保守計算,除了購買西瓜種子、人工費等其他費用外,一年收成年純收益可達到20000元左右。現在韋輝幾乎每天都會在西瓜地里轉上好幾圈,發現瓜藤發黃、枯萎、蟲害等問題,會及時通過農業服務中心或技術人員,能得到有效的指導與幫助。
為了合理利用土地,擴大產業效益,韋輝在西瓜地里套種紫薯,一個在地上面結果實,一個在地下面結果實,一地兩用,不影響各自的生長,合理利用土地,可以有效的補貼一部分的費用。
如今,經過幾年的發展,創業之路忙碌而充實,踏上大學返鄉創業之路的同時,成為了村里的致富“領頭羊”。為此,他積極入黨,向組織遞交申請書,同時貧困戶們也給了韋輝很高的評價:“跟著領頭羊干,我們有信心把日子過好!”
流洞村支書龍見桃非常認可地說“大多數大學生并不愿意愿意回鄉創業,而韋輝是返鄉創業的典型代表,他從農村走出去帶著資金、技術和產業回饋家鄉,帶動鄉親抱團致富,成為村民心中的田專家和土秀才,更是我們村支兩委重點培養的儲備村干”。
目前,韋輝種植西瓜是以“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來進行示范種植,通過黨支部引領,以點帶面,以此來激發村民的致富動能,起到了輻射帶動、提質增效、良性發展的良好效果。不僅推動了啟蒙鎮流洞村產業的發展,還讓村民探索出一條致富道路來。下一步韋輝還要借力“互聯網+”政策,擴大種植規模,同時還兼顧發展小香雞、稻花魚、林藥、林蜂等系列產業。
韋輝說:“時代賦予我們使命,作為村里的致富領頭人,我將與村干和網格員一道,通過返鄉創業,把自己的種養植經驗總結出來帶動老鄉們一起發展、一起致富,最終實現小康生活”。(楊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