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發射后159秒進入貴陽觀測站觀測范圍,在貴陽觀測站觀測的范圍進行了助推器分離、一級箭體的分離、整流罩的分離、二級箭體的分離。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貴陽觀測站落區工作負責人胡曉楓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貴陽觀測站高級工程師姜忠武介紹,中國用20年的時間以“發發成功”的成績組建了自己的北斗導航系統,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擺脫了對國外GPS的依賴,提振了國人的信心。同時,北斗系統工程也為我國航天事業培養了一大批技術人才。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44次發射任務55顆衛星中,貴州共執行了28次總計29顆發射任務。此次北斗衛星貴州落區范圍涉及我省鎮遠縣、石阡縣、施秉等5個縣25個鄉鎮約50萬群眾。通過提前部署疏散,并未造成人員傷亡和重大財產損失。
貴州落區照片
貴州落區群眾蔣麗平告訴記者,當殘骸掉在地上發出了咚咚咚的聲音的時候,她的心情非常激動,覺得自己也為祖國的航天事業做了一點貢獻。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貴陽觀測站落區工作負責人胡曉楓介紹說:“20年間,貴州省作為火箭殘骸助推器老落區,累計疏散群眾約900萬人次,實現了無人員傷亡、無重大財產損失,可以說貴州人民為中國航天事業,尤其是北斗全球組網工程作出了突出貢獻。”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