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人生四十載,所求只一事。讓養育這方人的家鄉好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為此他在治安管理、基層服務、務工經商、勞務輸出、環境整治等不同的領域,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崗位、不同的身份卻做著相同的事情--為家鄉謀發展謀建設,為人民謀幸福謀富足。在基層第一線,做好人民工作,彰顯黨員擔當,打造勞務外出人才隊伍,共搏秀美壯鄉未來。
梁仁生,男,壯族,1976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從江縣秀塘壯族鄉平岸村人。現任貴州省從江縣秀塘壯族鄉勞務合作社隊長、整臟治亂專項工作負責人、政府臨聘司機。曾獲級縣級優秀勞務隊長、勞動模范,鄉級先進工作者、先進人大代表、先進工作者。
2019年,距離2020年全面達成小康社會,打贏脫貧攻堅戰,僅剩一年多的時間。而阻擊這場戰役最大困難就是人均收入要達標。早年間,秀塘鄉由于歷史地位和地理位置等原因,經濟發展緩慢,務農成為了家庭經濟的主要來源,也是擺脫貧困生活的主要方式。受交通閉塞和文化程度的影響,大部分村里的青壯年沒有接觸過外面的世界,更沒有外出務工致富的想法,只能追隨父輩沿襲傳統農耕思維在家務農,靠老天爺賞飯吃。大量勞動力閑置農村,人力資源浪費,梁仁生深感惋惜。04年作為村里新一輩年輕人,受改革開放浪潮影響,對外面的世界十分憧憬,不受傳統務農思想束縛的他,連同有著同樣渴望想到外面世界闖闖的年輕人們,走出了大山,走向了人們口中常常說的到的那個燈火霓虹的城市——廣州。那段時間,有過在在燈紅酒綠的城市霓虹下彷徨,在汗如雨下的工地車間勞作,也有過在工資到手后的一切值得。那幾年,他通過自己的吃苦耐勞,從剛開始到這座城市的陌路人,逐漸成為了工友同事口中的梁老板。也成為了家里人眼里的“城里人”。錢包慢慢的變得越來越鼓,但鄉愁也越來越濃,正所謂,父母在不遠游。最后,他放棄了家里人眼里毅然城市生活,回到了秀塘,回到了這個骨子里無法割舍的故土。結束了廣東、浙江等數個城市長達7年的務工生活后,投入到家鄉建設中,擔任平岸村主任,利用自己外出務工這幾年所接觸的新思想、新思維、思考,不斷為村寨發展規劃出謀劃策。
2019年8月,秀塘鄉成立勞動合作社,梁仁生聽聞消息后,迅速找到黨委政府,主動申請擔任勞務隊長,挑起組織全鄉勞務輸出的擔子。作為曾外出務工工作七年之久的梁仁生十分明白,打開群眾視野,激發積極性,提高政策知曉率,是吸引群眾外出務工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因為一個人從思想上認同,行動上才會統一。于是,梁仁生連同鄉黨政干部、村兩委同志逐一入戶動員宣傳外出務工政策,日復一日的走村串寨,秀塘鄉13個行政村無一例外,都有他入戶宣傳的身影。不辭辛苦的目的,就是為他們開拓思維和視野,不再拘泥于農村這一畝三分地所能帶來的經濟效益,敢于走出去闖一闖外面的世界。為他們豐富工種類別認識,讓他們根據自身特點喜好,有針對性的推薦工作崗位。為他們作出外出務工作出擔保,讓他們安心、順心的外出在崗工作,不用擔心政策不到位,工資拖欠、利益損失等問題。解決好群眾思想層面問題后,接下來梁仁生便開始考慮,務工單位的選擇和對接問題。主動積極對接鄉人社辦、縣就業局等部門,時刻關注最新企業對接信息,挑選適合本鄉群眾需求的用人單位,積極主動對接。協商雙方勞務關系合同具體事宜,確保為群眾找到務工單位的同時自身利益能夠得到有效保障。解決好群眾和用人單位的問題后,梁仁生又開始為提升群眾務工技能、文化知識能力開始煩憂,因為大多數人文化程度低,以往從事工種單一,就算外出務工也只能從事一般簡單性工作,獲利較少,難以將時間效益最大化。為此,他聯合政府部門、用人單位,做好崗前培訓、帶薪實習、技能技能比拼等方式,提升群眾務工技能,幫助他們更快更好適應新的工作,高效高質高產的完成生產指標。
務工群眾和用人單位的供需問題處理好后,后勤管理的重任也落在了他的肩上。為保障群眾的身體健康,組織外出務工群眾進行體檢,從健康證的辦理到簽發都由他一人負責,時常從早忙到黑,996的工作節奏是他想要卻得不到的渴望。他與鄉政府通過下發勞務就業服裝、行李箱、專車定點輸送等方式,進而提高務工群眾參與度和集體榮譽感。在將務工群眾全部輸送到位上崗開工后,為進一步做好追蹤后續服務工作,梁仁生還會每個月親自到廣東省各群眾集中務工單位,了解務工群眾的生活需求,工作需求和工作滿意度,主動和用人單位了解務工群眾工作情況,確保務工群眾利益得到保護、工作態度積極、工作作風優良,并不定時與務工群眾交流交談,希望他們將秀塘人的優良品質融入到勞動生產中,一起打造成出一支高質量高效率的務工人才隊伍。
2019年,秀塘合作社成立初期,共組織輸出兩百余人。一年后,經過梁仁生不斷的入戶宣傳動員、積極主動對接最新用工資訊、持續實地調查群眾務工滿意度等方式,秀塘壯族鄉勞務合作社的牌子,在秀塘鄉轄區內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其中。“勞務輸出一人、脫貧致富一家”的口號也已經烙印在心中。截止2020年底,全年共向省內外輸出外出務工群眾近2000余人,主要輸出方向為廣東省、浙江省一帶,涉及行業有輕工業、重工業、制造業和服務業等,實現了人均月收入達2500元以上。為取得脫貧攻堅勝利”一達標”環節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梁仁生也用了他這兩年來無償擔任勞務隊長的辛勤工作,幫助秀塘壯族鄉勞務合作社獲得縣級優秀表彰,梁仁生個人也獲得了縣級優秀勞務隊長稱號,2021年獲得縣級勞動模范表彰。
梁仁生在談論自身所獲榮譽時曾說道:“秀塘鄉勞務合作社的成功,離不開所有外出務工兄弟姐妹的支持,同樣也是屬于咱們秀塘人共同的榮譽。如何在未來能夠永久長效的得到人民群眾肯定,和社會各界對我們秀塘鄉勞務合作社的認同,才是我們目前最關心的問題,我們也會繼續將秀塘的勞務輸出做好,為十四五開局和鄉村振興推波助瀾”。 (聶立平)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