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日前,黃平縣于2020年申報的黃平太子參、黃平蘑芋兩件產品經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獲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注冊保護。這是該縣首次獲得一批兩件的地理標志證明商標,2020年貴州省共申請55件,授權11件,黃平2件。
黃平太子參是本縣主導產業,種植歷史悠久,規模巨大,產值較高。全縣11個鄉鎮均有種植,主產區在一碗水、新州、舊州、谷隴、上塘、浪洞等鄉鎮,種植面積達5萬畝以上,年產量達1200萬公斤以上,產值達2.4億元。黃平優越的自然環境,造就了黃平太子參獨特的品質。一是外觀獨特:黃平太子參個頭飽滿,參體金黃,色澤艷麗,質地堅脆;味甘、微苦、性平。二是品質獨特:理化檢測結果顯示,本品不溶性灰分≦1.0%,游離子氨基酸總量≧4.7%,多糖≧8.5%,皂苷≧0.3%,藥質和營養含量都較高。
黃平蘑芋在黃平種植的歷史可追溯到宋朝初年,從獨戶檐前屋后種植到田間種植,從雞窩式種植到連片種植,到規;N植,經歷了數百年的發展,已深入老百姓的生產生活,迄今種植已覆蓋全縣11個鄉鎮,種植面積數千畝。在黃平獨特的自然環境影響下,黃平魔芋形成了獨特的品質。一是感官獨特:外表光亮、皮薄肉厚、塊莖大、粘度高、氣味清香;葡甘露聚糖含量高、水份高、低脂肪、低熱量、低糖,膳食纖維高;一年長個體直徑可達8-13厘米,重量可達500-1500克,粘液豐富。二是理化獨特:黃平魔芋粘度≥1300mps.s;葡甘露聚糖含量≥61%,鮮魔芋水份≤90.0%,蛋白質≥1,淀粉含量≥35,脂肪含量≥1%,各項指標均達到要求。
兩件產品的成功注冊,標志著黃平縣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產業化發展取得了新的突破,它將融于本縣綠色、有機產品系列形成“兩品一標”推動產業革命,成為鄉村振興的又一支生力軍。(楊模 楊金花)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