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太好了!你們到村里實地走訪就是給我們下了一場‘及時雨’啊!”“只要你們需要,這樣的‘及時雨’會隨時下,一直下……”近日,黃平縣重安鎮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就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進行部署。全鎮各部門紛紛行動,將“查民情訪民意”作為第一步,立足作風建設優化營商環境,通過實地走訪、發放意見反饋表、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傾聽群眾聲音,征求群眾意見建議,主動上門答疑解惑,被群眾親切地譽為解決問題的“及時雨”。
4月以來,重安鎮安監站多次前往涉危涉爆企業、賓館旅店、村落等,與企業負責人、群眾進行面對面交流,詳細了解各企業單位、群眾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問題與困難,認真聽取意見建議,并就更好服務企業發展進行了深入探討。安監站負責人表示,將深入改進工作作風,打破傳統觀念、傳統思維、傳統方式,不斷優化便民、利民、惠民舉措,切實解決人民群眾的實際困難。
人社服務中心為重點解決群眾在辦理群眾業務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在窗口向辦事群眾發放意見反饋表,共征求意見建議數十條。人社服務中心表示,將針對群眾反饋的問題,進行總結梳理,進一步優化流程、下放權限、全面推行網上辦理,將便民服務落到實處。
此外重安鎮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還積極發揮村居網格員作用以網格為單位,堅持“六到家六服務”特色服務載體,依托網格化管理前端巡查力量,堅持每天巡查,在網格中察民情、訪民意、解民憂、促和諧。作為重安鎮興隆街的一名網格員,吳光敏每天都會巡查自己的“責任田”,及時匯總發現的問題和居民訴求,上報給社區。每天與轄區居民接觸,都讓她深刻感受到,雖然只是柴米油鹽、家長里短的小事,但卻直接影響著居民的生活感受,關系他們的切身利益。在這里,小網格逐漸成為基層治理的觸點,連接成居民生活的幸福結。 并聯合重安鎮各中小學,專門成立了“小紅帽”黨史宣講團,相繼前往興隆街社區、重安鎮中心小學等地,通過老黨員講黨史、播放影像材料的形式,現場對學生進行了普法講解,并就社區群眾關注的相關事宜予以答疑解惑。
在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重安鎮走進企業、學校、庭院炕頭,與百姓面對面溝通,心貼心交流,不斷拓寬民意渠道,廣泛傾聽群眾呼聲,并形成問題清單,落實責任,逐條逐項予以解決,合力營造出良好的社會環境,以“我為群眾辦實事”的新成效、政府部門的新面貌,迎接建黨100周年。(呂宗祐)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