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歲的患者楊某琴,現居住貴州錦屏。因懷孕32周待產,突然出現大流血,于2月25日晚上入院急診治療搶救。當晚22:24由外院轉入黎平縣人民醫院,產婦患有兇險性前置胎盤伴出血、妊娠期高血壓等疾病。于23:00急診入室,立即手術搶救生命,與時間賽跑。據黎平縣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楊光科介紹,這個患者短時間內都會大出血,根據慣例是一邊輸血一邊手術搶救,手術的風險性大,一旦輸血失敗,就會造成待產孕婦失血性休克、母子生命不可挽回。另一方面產婦在大出血的情況下,需要輸注異體血。輸注異體血可能存在輸血相關風險,以及感染、變態反應、同種異體免疫反應和肺損傷等并發癥等。
為盡可能保障產婦生命安全,醫務人員首次啟用了剖宮產術中自體血回輸技術,就是將產婦已經流出了體外的血液,又回收,作技術處理,并重新回輸到產婦體內,用產婦的流出的血救自己本人,術中成功回輸自體血900ml,為患者成功救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經過一個多小時搶救,手術取出一活女嬰,母子搶救成功。
資料統計,圍手術期大出血仍是導致孕產婦死亡的常見原因之一,隨著術中自體血回收技術的進展,以及部分產婦拒絕輸注異體血或血源短缺等原因,學者們開始重視術中自體血液回輸在產科中應用價值。
同時異體輸血血源也時常緊張,血荒常態化存在,用血難成了家常便飯。為了克服諸多難題,黎平縣人民醫院率先在黔東南州開展術中自體血回輸技術。而這一回他們再次走在了地區前沿,開展黔東南州第一例產科自體血回輸技術,用自己的血救自己,挽救了生命。
該院通過不斷的學習實踐創新,相信自體血回輸技術的應用將越來越廣,為搶救生命做出更大的貢獻。為保障危重孕產婦的圍術期安全守好最后一道防線。(吳德宇 陸書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