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5月7日,
黎平縣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寧金花率領資質救護師楊正琴、朱守智等兩位同志來到
黎平縣職業中學,為該校高中三個班級的師生舉辦了救護知識講座,120名師生參加培訓。
(指導按壓心肺復蘇技能實踐)
培訓會上,寧金花首先向全體師生傳播紅十字運動起源,宣講紅十字“三救三獻”內容,積極向全體參訓師生倡導紅十字“人道、博愛、奉獻”精神,并說明了學習應急救護知識是保障人的生命安全的一門必修課,進一步強調了學好應急救護知識的重性和必要性。
(實踐人工呼吸技能)
授課資質救護師楊正琴同志通過培訓課件向同學們細致地講解心肺復蘇的醫學原理及救護過程中每一個環節的操作方法,以及在救護過程中的應注意的事項。她說,據《中國心血管病報告》統計,我國每年約有55萬人發生心臟驟停,當身邊有這樣的情況發生時,無法確保醫護人員能在最佳救助時間內趕過來,一切突如其來,你該怎樣面對?如果你是目擊者,怎樣施救才是正確的?學習心肺復蘇術便顯得至關重要。她詳細講解了“觀察環境、判斷意識、高聲呼救、翻轉體位、判斷呼吸、胸外按壓、人工呼吸、救護車救援”8個急救步驟的操作方法。資質培訓師朱守智同志跟隨楊正琴同志的講解現場演示操作方法和步驟,密切配合,讓全體學員對心肺復蘇操作技能感受更為直觀,并能迅速掌握心肺復蘇施救方法。
在培訓中授課老師與與參訓師生們進行了親切的互動,對學生們救護知識技能方面進行了提問,學生們紛紛舉手躍躍欲試,現場學習氛圍非常濃厚。
(包扎示范)
為讓學員真正掌握心肺復蘇救護方法,要求每個學生現場通過“人體模具”設備進行示范操作,兩位資質救護師對急救姿勢、手法及相關要求進行了耐心細致的指導。“30次心臟按壓后2次口對口人工呼吸”、“胸骨按壓要達到5至6厘米的深度”……學生們在救護師的指導和糾正下,進行現場操作。從環境評估到胸外按壓,從手法要求到時間控制,均嚴格按照標準進行,經過反復練習,全體學員初步掌握了心肺復蘇操作技能。培訓中,還向師生們傳授了受傷包扎的基本知識。
此次講座,師生們都收獲頗豐,受益匪淺,提高了在面對意外事故和危重病發時的自救互救能力,受到師生們的一致好評。(陸書明 寧金花 石平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