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救急難”是兜底保障網中重要的“安全繩”,是維護人民群眾基本生活權益的有力舉措。近年來,黎平縣聚焦群眾“急、難”問題,強化托底保障,全力做好“救急難”工作。
創新工作機制。印發《同舟工程—中國旅游集團有限公司參與黎平縣“救急難”行動項目實施方案》,對“救急難”實施的目標任務,政策落實、救助標準、工作機制、保障措施等提出明確要求,定期召開救急難聯席會議,商討救助標準和解決工作中存在問題。設立“救急難”服務中心,定期排查,對發現,主動幫助符合救助對象申請救助。
嚴格救助標準。規定符合計劃資格的每個家庭年救助資金封頂線為5萬元,因重特大疾病醫療每次不低于1萬元,因遭遇其他“急、難”情況每次救助不低于5000元。救助金額低于3萬元由縣民政局“救急難”審批領導小組審批,救助金額高于3萬元(含3萬元),縣政府“救急難”工作領導小組聯席會議審批。
構建救助通道。建立困難對象申請,鄉鎮(街道)社會事業辦、村(居)委會入戶調查審核,縣民政局審批救助對象的認定機制,確保急難救助對象精準性。對情況緊急、需立即采取措施的實施先行緊急救助,緊急情況解除后,按規定補齊審核審批手續,構建快速救助通道。同時,對實施救急難家庭進行跟蹤回訪,及時了解實施“救急難”后家庭的情況變化,對實施救助后家庭仍處于貧困狀態的,及時按程序納入低保保障。
自2016年實施以來,中國旅游集團共資助120萬元“救急難”資金,已按照最低每戶5000元,最高5萬的標準,為67戶283人“急、難”群眾爭取了救助資金,緩解了群眾的急難事情,后續急救難工作將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中繼續發揮重要作用。(吳 立、李宣臻 姚進忠)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