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雷山縣委書記黃清發在該縣檢察院呈報的《雷山縣人民檢察院開展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工作情況報告》上作出“工作取得了新進展。要進一步加強與住建、自然資源等部門的合作,形成更加強大的合力,把傳統村落保護得更好,為適度開發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的批示。雷山縣委副書記、縣長袁剛作出“縣檢察院充分發揮檢察職能,以公益訴訟、檢察建議、文旅融合、媒體宣介等手段,有效地推動了我縣傳統村落的整體、活態保護,成效顯著,值得彰揚。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注重訴前檢察建議和督促行政效能提升,促進機關單位和部門更好履職盡責”的批示,充分肯定了該縣檢察院開展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工作取得的成效。
據悉,雷山縣共有68個傳統村落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占該縣154個行政村的44.15 %。雷山縣內的傳統村落大多延續數百年,保存相對完好,依山而建、古色古香的苗家吊腳樓,凝結著苗族人民遷徙歷史的記憶,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也是雷山縣推進全域旅游示范區建設的重要支撐。2018年以來,在州檢察院的統一部署下,雷山縣檢察院扎實開展傳統村落保護專項行動,加強刑事打擊與公益保護相結合,堅持制度建設和宣傳教育并重,從傳統村落農村人居環境、建筑風貌、消防安全整治、古樹名木和民族文化保護等方面全面推進,創新傳統村落保護和發展方式,努力實現傳統村落保護和發展的良性互動,加強與行政機關的協作配合,建立健全傳統村落保護長效機制,以拍攝《我是檢察官之古寨新傳》微電影等方式加強傳統村落保護宣傳,最大限度增強保護合力,取得了較好的工作成效,多次得到該縣四大班子主要領導批示肯定。(劉鵬飛)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