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西江鎮用心在知行合一、學以致用上下功夫,把為民辦實事作為砥礪初心使命的“磨刀石”,注重提高黨史學習教育的“轉化率”“變現率”,扎實開展“辦好實事惠民生”實踐活動,聚焦群眾反映集中的共性需求和存在的普遍問題,堅持精準施策、對癥下藥、有的放矢,切實解決群眾的揪心事、煩心事、操心事,把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
強化“線上+線下”服務,雙管齊下強管理。線上,群眾可以在12345市民熱線、鎮黨史學習教育辦公熱線、領導信箱等平臺在線“點單”,通過分析群眾“心愿”,建立“民生實事辦結清單”“身邊小事服務清單”“行業難事攻堅清單”三張清單,對口解決群眾難事,及時滿足群眾需求。線下,西江鎮第一時間組織黨員干部成立“微心愿征集隊”,既能深入到群眾身邊傾聽群眾的心聲,與群眾“面對面”,使民意“零距離”,又能發揮辦結回訪作用。線上聽民聲,架好連心橋;線下解民憂,當好貼心人。通過“雙管齊下”,在全面排查梳理群眾反映問題的基礎上,加強為民辦實事效率管理,確保真正把實事辦在群眾心坎上。
強化“部門+個人”聯動,全員出動解難題。通過開門問策、問需于民,征集到的“心愿單”中,涉及消防設施維修、村內電表箱維修、村內垃圾清理、房屋垮塌理賠、產業項目建設、晚間噪音制止等多個方面,通過將收集來的群眾心愿進行分類整理,根據“術業有專攻”和個人崗位實際情況,分配不同的群眾難事,認領之后由部門或者個人全權負責推動解決,若有無法解決的則由鎮黨史學習教育辦公室統一協調,以此確保能夠真正解決群眾難題。
強化“自查+督查”互動,答好考卷提實效。要求把為群眾辦實事融入日常、抓在經常,制定每月反饋制度,每個部門、每個人對自己認領的“心愿單”每月上報解決成效,以此督促干部開展自查,及時發現解決不到位的地方。每隔三個月由鎮黨史學習教育辦公室組織開展督查,對認領的問題進行檢驗是否真正落實,并制定獎懲機制,對解決較好的人員給予通報表揚,解決較差的人員予以通報批評。通過“雙查”,確保每個群眾的“難事”,都能變成已經解決的“實事”,真正答好群眾給出的考卷,提升為民辦實事成效。
利民之事,絲發必興。西江鎮始終秉持“群眾事無小事,小事不小看,實事要實辦”的理念,要求廣大黨員干部增強思想自覺和政治自覺,把群眾“急難愁盼”的事當頭等事來做,用心用情把群眾操心、煩心、揪心的事辦的舒心、順心、安心,真正把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截止目前,西江鎮共幫助解決各類社會、民生等問題100余件,累計為民辦實事1000余人次。(張海燕)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