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省委、州委、縣委全會相應提出“統籌推動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旅游產業化”協同發展戰略。為深入貫徹落實好全會精神,我縣第一時間調整工作重心,抓“四化”創“四區”全面推進旅游產業化高質量發展。
抓旅游服務配套化,創黔東旅游集散區。堅持全域旅游發展方向,立足三穗、服務省州,緊緊圍繞黔東旅游集散中心建設目標任務,加快推進以高鐵新區為核心的黔東旅游服務平臺建設,實現旅游集散、綜合服務、形象展示、文化體驗、休閑游憩、特色美食、購物娛樂等功能配套化。全力推動黔東客運樞紐、地接旅行社集群、游客咨詢中心等投入運營,加快完善旅游服務體系。
抓康養旅游一體化,創生態康養示范區。聚焦生態康養,在康養旅游上求突破。重點推進以健康養老、健康運動、健康食品、康復療養、中醫民族醫藥等為一體融合發展的黔東康養產業示范園建設。加快黔東老年人康復中心、殘疾人康養、軍人療養等項目建設進度,引進運營市場主體,推出一批康養旅游產品,創建康養旅游新模式。
抓旅游提升品質化,創鄉村旅游示范區。按照縣縣有4A級景區要求,加快完善景區旅游業態,著力把貴洞、頗洞景區創建成為國家4A級景區。并結合國家長征文化公園建設需要,以楊至成將軍故居、紀念館、良上紅六軍團宿營遺址紀念園為依托,豐富展陳,挖掘紅色文化,提升紅色旅游。通過招商引資,引進社會資本參與旅游開發,引入專業團隊參與景區運營,提升鄉村旅游品質,創建鄉村示范區。
抓旅游資源統籌化,創全域旅游示范區。結合我縣777處旅游資源,按照全域旅游發展要求,設立縣級旅游發展基金,鼓勵民營資本參與旅游產業化建設。完善提升一批游客中心、生態停車場、標識標牌、智慧旅游系統、景區聯接道路、鄉村創客基地等基礎設施。形成“旅游一業突破,引領多業融合”的全域旅游發展新模式、新格局。
2020年我縣接待游客達222萬人次,旅游總收入達19.33億元。其中,接待國內過夜游客26萬人次,同比增長25.05%;接待入境過夜游客102人,同比降低10%。(歐忠海)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