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春節假期后,臺江縣積極謀劃,主動作為,全力服務好縣域企業做好節后復工復產各項工作。貴州臺江經濟開發區多家企業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有序復工復產,各個企業忙著趕制新年訂單。
2月18日,走進天能集團貴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鑄板、涂板、分片、包片、裝配、加酸、充電等生產車間,轟鳴的機器聲,忙碌的身影,轉動的機器,呈現出一派繁忙的景象。
正在電腦前監測數據的是天能集團貴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員工彭升陽,他在該公司從事充電機維修工作。彭升陽是湖南湘潭人,春節前回家過年。節后,按照疫情防控的相關要求,進行核酸檢測后,按時返崗。
“我是2月9號回家,返崗日期是昨天,返崗之前做了核酸檢測,報告顯示為陰性。在臺江公司我已經工作一年半了,這邊工作環境、工資待遇都挺好的,每個月工資有5000塊左右,我覺得挺好的,所以我選擇繼續留在臺江公司工作。”彭升陽一邊監測數據,一邊說到。
天能集團貴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于2018年入駐貴州臺江經濟開發區,該公司主要從事高性能鉛蓄電池及新能源材料的技術研發、生產與銷售,是中國動力電池龍頭企業天能集團布局西南市場的重點建設項目。項目分三期進行建設,總投資10億元,占地500畝,整體鉛酸電池項目規劃產能為13萬只/日。
目前,一期項目已完成投資5億元,日產6萬支蓄電池,2020年產值完成11.72億元。二期項目已完成設計,正在同步進行場地平整、安評、環評、廠房建設招投標等工作,預計2021年6月建成投產。復工復產階段,截止2月19日,現有職工800多人,貴州籍職工有500 多人,其中臺江籍 200 人,建檔立卡貧困戶共有 130 人。
天能集團將在貴州臺江經濟開發區打造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培育院士工作站,立足于完善生產供應鏈終端,打造百億級綠色生產基地。
天能集團貴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孟慶明告訴記者:“今年春節后,我們很快就完成了復產工作。現在返崗員工大概在80%左右,我們的產量也達到了正常產量的80%以上,過幾天基本上能達到滿廠的狀態。”
在貴州宏宇金屬電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組裝車間,包板、鑄焊、翻電池、打彩色膠、氣密檢測等生產線,工人們分工協作,默契配合,有條不紊地抓生產。
眼前,正在教同事打彩色膠的是貴州宏宇金屬電源科技有限公司組裝品質部的員工張梅,春節后,她與其他同事一樣按時返崗,趕制新年訂單。
張梅笑著說到:“我是黃平縣人,2月8號下午放春節假,當天晚上9點就到家了。我在公司上班已經一年多了,一個月的工資有5000塊左右。今天按時回到崗位和同事們一起抓生產。公司離家也不算遠,每逢節假日的時候,都可以回家看老人和陪孩子。”
貴州宏宇金屬電源科技有限公司于2013年落戶貴州臺江經濟開發區,投資總額2億元人民幣,占地面積106畝,建成標準化廠房17000㎡,辦公住房2000㎡,配備籃球場、羽毛球場及其他公共配套設施。
該公司于2015年5月投產,公司主要從事鉛酸蓄電池系列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生產各種型號的汽車啟動型免維護、干荷鉛酸蓄電池、儲能用鉛酸蓄電池、電動道路車用鉛酸蓄電池。公司是集科研、制造、營銷、物流為一體的民營獨資企業,年生產鉛酸蓄電池200萬KVAh,2020年產值2.02億元。
“我們公司倡導省外人員盡量不要回家,就地過春節。為了能保證工人不提前回家和按時復工。公司采取一系列激勵措施,省外人員補助1500元,省內人員補助1000元。目前,返崗率達到了91%。再加上我們新招了30多個人,已經保證了我們的生產,昨天我們已經售出兩車貨。”貴州宏宇金屬電源科技有限公司行政部經理衡川對記者說到。
據了解,貴州臺江經濟開發區有51家企業,建成投產的有35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2家,在建項目16家,列為重點建設項目的有2家。目前,有6家規上企業和1家重點建設項目已復工復產,其余的企業將在元宵節前后陸續復工復產。
貴州臺江經濟開發區經濟社會發展局副局長龍泉躍介紹:“為助力開發區企業和項目復工復產,我們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縣級領導帶領部門包保企業,做好復工復產服務和疫情防控工作,二是與縣人社勞動部門聯合招工;三是與鄉鎮聯動,配合做好園區企業用工信息宣傳,讓更多本地農民就近就業。” (李玳菂 王迪)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