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2019年4月實現減貧整縣摘帽以來,鎮遠縣圍繞解決好“監測誰、誰監測、怎么幫、如何推”的問題,探索推進“預警、監測、幫扶、調度”四個機制,做到“監測對象精準、監測程序規范、幫扶措施有效、風險動態清零”,筑牢防止返貧致貧制度防線,有效防范化解返貧致貧風險,確保全面小康一個人都不落下。2021年,通過落實四個機制,從4873條預警線索中識別出6戶25人新增納入“三類戶”管理,制定了幫扶計劃,落實了幫扶措施。
一、“三聯”健全預警機制,讓“監測誰”更加精準。聚焦“收入驟減、支出驟增”目標導向,綜合考慮因病、因學、因災、因殘、因突發事件等影響因素,通過行業部門大數據和現實生活反饋相結合,通過“三聯”實現制度化預警。一是聯通省州系統預警。強化省州通過貴州扶貧云系統反饋預警線索的核查核實,縣鄉村振興局在1個工作日內完成任務分派,鄉鎮在7個工作日內完成入戶核實。2021年來,省級共反饋鎮遠縣預警線索2996條。二是聯合部門縣級預警。統籌縣級鄉村振興局、衛健、醫保、教科、殘聯、公安、應急等13家縣級行業部門,明確預警標準和部門職責,每月開展一次預警,打通部門數據壁壘,讓數據跑起來,更加精準瞄準風險人群。2021年,縣級部門聯合提供預警線索1873條。三是聯系鄉村自查預警。依托鄉村一線直接服務群眾、聯系群眾的優勢,做好篩查預警線索提供。從農戶申請、群眾反映、走訪了解等多種渠道,提供一線真實有效預警線索,切實做到識民情、知民意、解民憂。截止當前鄉村提供預警線索納入預警監測4條。
二、“三定”規范監測機制,讓“誰監測”更加明確。對各級反饋的預警對象和系統已識別為“三類戶”且已經消除返貧致貧風險戶,通過“三定”實現規范化監測。一是入戶核定。鄉鎮組建鄉村入戶核查工作小組,對縣級匯總反饋的預警線索和村級提出擬退出銷號的“三類戶”,逐條分析原因,逐戶入戶核實,重點戶延伸對周圍群眾走訪調查,核定預警對象和擬退出銷號戶的現實生產生活情況,確保信息真實。二是會議評定。根據入戶核實結果,自下而上,由村、鄉鎮和縣逐級召開會議審核分析研判,對核實不準、表述不清的退回再核查,對符合納入“三類戶”識別標準的應納盡納,對達到銷號條件的應退盡退,不漏一戶一人。三是批復認定。根據逐級評定研判結果,由縣鄉村振興局批復認定,鄉鎮錄入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納入重點幫扶范圍或銷號退出。
三、“三扶”鞏固幫扶機制,讓“怎么幫”更加有效。以政策措施幫扶、社會力量幫扶和扶志撫智幫扶相結合,建立健全幫扶機制,針對返貧致貧風險原因,根據部門職責職能明確工作責任,分類精準幫扶,通過“三扶”實現精準化幫扶。一是落實政策措施幫扶。對有勞力有意愿有發展能力的戶,加強在產業就業和小額信貸方面支持力度,通過積極參與壩區產業、林下產業實現增產增收,通過“專車、專機、專列”等“三專”方式強化勞務輸出穩崗就業,通過小額信貸、無擔保貸款、減稅降費等方式減少自主創業負擔,通過技能培訓增強就業本領,增加就業渠道。截止2021年8月,全縣“三類戶”通過就業實現風險銷號306戶377人,通過產業發展風險銷號249戶798人。對無勞力弱勞力無發展能力的,重點落實好農村低保、臨時救助、教育醫療、公益崗位以及其他保障政策性,做到應納盡納、應保盡保、應助盡助。通過落實政策措施和民政低保保障風險銷號601戶1673人。二是聯動社會力量幫扶。引導社會組織、企業和成功人士采取定向或包干等方式加大對監測對象的幫扶力度。通過“10·17扶貧日”捐助資金、補短資金、東西部協作資金建立防貧專項救助資金池,通過采取政策幫扶與綜合補短無法消除風險的,啟動資金池進行救助幫扶。加強中國社會扶貧網推廣運用,幫助“三類戶”解決實際困難。三是強化扶志扶智幫扶。引導“三類戶”通過生產和就業脫貧致富,增強自我發展能力。對自強不息、穩定脫貧致富的監測對象,給予積極鼓勵,樹立先進典型加大宣傳。對依賴思想嚴重的監測對象,通過感恩教育、政策宣傳、心理疏導等方法引導其摒棄“等、靠、要”的依賴思想。積極開展鄉風文明建設,加強村民自治,推進移風易俗,發揮村規民約作用,構建反向約束懲戒長效機制,倡導科學文明生活方式。全縣764戶“三類戶”均落實具體責任人,做到一對一結對,一對一幫扶,確保信息排查、政策宣傳和幫扶落實到位。
四、“三建”穩定調度機制,讓“如何推”更加有力。按照第一時間發現風險、第一時間落實幫扶、最短時間消除風險,貧困始終不反彈的原則,建立完善工作調度機制,通過“三建”實現規范化推進。一是建立聯席會議機制。成立分管縣委副書記任組長,分管副縣長任副組長,縣鄉村振興局、教科、衛健、醫保、住建、水務、人社、公安、應急、殘聯等13家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聯席會議,每季度召開一次聯席會議,及時通報工作情況,解決問題困難,研究部署工作。二是建立工作報告機制。實行“月報告、季小結、年總結”,鄉鎮和聯席會議成員單位于每月向聯席會議報告本鄉鎮本部門開展預警、監測、幫扶、清零、動態管理、銷號等情況,年底對全年工作完成、取得成效、經驗做法等進行全面總結。三是建立調度通報機制。實行“月調度、季通報”,縣鄉村領導小組辦公室對各鄉鎮各部門工作推進完成情況進行定期開展調度和通報,調度和通報結果納入脫貧攻堅年度目標考核重要內容,倒逼工作落細落實。(楊秀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