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雷山縣以打造“全國旅游名縣”為目標,深挖厚重的民族文化內涵,注入苗族文化元素,把豐富多彩的苗族文化“繡”在城鎮建設每一處,突出“特、精、靈、韻”,做到一街一景、一景一特、街街有文化、巷巷有故事、村寨有美景,處處散發苗族韻味,盡顯民族本色。
該縣充分利用“一事一議”“美麗鄉村”“傳統村落”等項目實施鄉村太陽能路燈民生工程建設。2016年11月,在西江鎮黃里村投入66萬元購置200套電桿、燈具等設備,該村“兩委”和駐村干部積極組織人員在全村五個自然寨的大道小巷栽桿上燈200盞鋰電智能型LED太陽能路燈,讓燈火照亮了村莊。2020年5月,得到20盞路燈增設安裝在村旁的(雷山一西江)公路沿線、娛樂場及停車場;為了更進一步扮靚傳統村落,讓每一個角落燈火通明安全出行,2022年村新班子領導又積極向縣、鎮反映,終于今年6月得到該縣“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太陽能路燈29盞和路燈桿,在村內的路陡、彎路、籃球場,蘆笙場及獨家路上等處添置了路燈。
在村內每隔距離50米安裝一盞燈,先后三次共安裝249盞鋰電智能型LED太陽能路燈,使這里輝煌通明,齊放光彩,光照村莊,輝映鄉村公路,引來市民郊游,村民散步,過往游客駐足欣賞。
太陽能路燈的安裝,圓了黃里村祖祖輩輩的夢想,讓全村的老百姓告別了黑燈瞎火的年代,讓群眾感到了黨和政府的溫暖和關懷,為這個村莊帶來了光明、帶來了歡樂。
在采訪中不少村民感激地說:“村中硬化步道修建到家家戶戶房前屋后已經很感到欣慰了,現在又裝上了路燈,一到晚上,燈就會自然亮起來。有了路燈,全村440戶1680名群眾夜間出行安全了,真是一件過去連想都不敢想的大好事,燈讓村里路被照亮的同時,也照亮了我們的心窩,照亮了我們的小康之路”。(張希才)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