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好山好水出好果。貴州省
臺江縣地處云貴高原東部苗嶺主峰雷公山北麓,清水江中游南岸,平均海拔717.5米,雨量充沛,均平均氣溫16.5C,年均降水量1801.7毫米,是發展蔬菜產業的理想地。勤勞淳樸的苗家兒女吸納千百年來苗族人民傳統蔬菜種植經驗基礎上,變革苗家傳統種植方法、創新農耕技術,引入多方資源,讓蔬菜產業朝著綠色、生態、優質、高效方向發展。
2019年底,為推進農村現代產業標準化建設,實現依靠科技增產增收,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在省、州市場監管部門指導和幫扶下,由
臺江縣市場監管局牽頭申報的省級“臺江縣西紅柿種植標準化示范區”項目獲得貴州省市場監管局批準。項目由臺江縣四新源生態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在臺江縣施洞鎮舊州村具體實施,臺江縣農業農村局負責技術指導。該示范區以四新源生態農業產業園為載體,將技術研發和標準體系建設有機結合,向周邊鄉鎮輻射推廣,積極引導種植戶開展標準化種植、市場化批發零售,實現規模經濟和生態效益同步發展。同時,與貴州財經大學聯合,從產業入手,探索鄉村振興新模式新路徑。

實施前

實施后
技術創新,實現高標準綠色發展
創業艱難百戰多,任何創新發展絕非一帆風順。項目2019年啟動,四新源公司先后兩輪試種圣女果等均告失敗。2020年,在省、州市場監管部門指導下,經過高校、農業農村局等部門專家技術幫扶,公司積極轉變思想,調查市場需求,改種市場歡迎的西紅柿品種,加大技術創新,實施標準化種植,新方法成效成倍增,最終找到最可行的模式和路徑。
加強標準體系建設,夯實產業發展基礎。四新源公司在臺江縣農業農村局技術員幫助下,先后制定了《臺江縣西紅柿種植綜合標準體系》和《西紅柿大棚生產技術規程》,夯實標準管理和種植基礎。
創建“四統一”管理模式,為產業規模化助力。根據推廣農戶實際情況,創建大棚標準化種植和農戶露天分散種植兩種方式模式,創建并推行“四統一”模式,即統一種植栽培、統一肥水管理、統一病蟲害防治、統一采摘包裝。“四統一”使示范區和推廣農戶的產品均達到綠色標準。
引進高校智力支持和納米硒技術,讓產業再升級。2021年,中國農業大學農學博士、貴州財經大學教授梁龍老師任駐村第一書記,西紅柿種植標準化再次“升級”。梁龍教授推廣“兩減兩增一補充”技術體系。“兩減”,即減化肥和化學農藥;“兩增”,即增施有機肥和微生物菌肥;“一補充”,即補充中微量元素。與此同時,梁龍教授引進中國農業大學功能農業研究中心納米硒技術,利用貴州土壤富硒、富鋅優勢,在常規西紅柿綠色有機化基礎上實現富硒化,生產富硒西紅柿,嘗試生產硒鋅西紅柿,為提高產品經濟價值努力探索。
專家監測
多方聯動,創新鄉村振興新模式
示范區核心基地僅有20畝,但在各方支持下,硬是把舊州村創建成為省級勞動教育實踐(實訓)基地,各方在努力探索鄉村振興新模式。
省州縣三級市場監管部門勞心協力。省市場監管局在立項、中期考核、項目驗收方面給與多方支持。州市場監管局標準化科定期到舊州村,對資金、管理、技術、市場等進行全方位指導和服務。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設立專門辦公室,指定專人全程跟蹤服務,縣市場監管局主要負責人更是定期親臨示范區,靠近指揮。
縣農業農村局盡心盡力。為了將“小示范”做出大產業,縣農業農村局在幫助公司構建技術體系基礎上,注重搞好培訓和推廣。項目實施期間,共舉辦培訓會10余次、現場觀摩和操作20余次,受訓老百姓300余人次。縣農業農村局和公司先后在臺江縣施洞、老屯、革一、臺盤四個鄉鎮推廣示范區建設經驗。培訓和推廣讓臺江西紅柿種植“更新換代”“脫胎換骨”。據統計,項目實施三年,全縣西紅柿標準化種植近2萬畝,畝產量均達5000kg以上。
高校為村發展盡知盡智。貴州財經大學梁龍教授駐村后,不僅引入技術助力產業發展,而且對舊州村制定全面發展規劃。通過與縣農業農村局溝通,向施洞鎮黨委政府匯報,確定將舊州村建設成為臺江縣現代農業標準化核心基地、臺江縣功能農業產學研基地、臺江縣產學研展銷實踐基地和品牌推廣示范基地。在貴州財經大學指導和幫助下,舊州村于2022年7月成為省級勞動教育實踐(實訓)基地。中國農業大學農學院確定在舊州村建設鄉村振興實踐基地,為村從產業興旺向全面振興夯實了基礎。
大學生實踐
三生共贏,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通過技術創新和多方聯動,實現了生態、生產和生活的“三生共贏”。
示范區和推廣地區西紅柿種植化肥減少了50%以上,農藥減量化達到90%以上。
公司在示范區內一畝地給老百姓租金1000元,每畝用工20人次,每人每天務工補助100元,一田多收入,開辟了農戶增收渠道。推廣區對標其他地區,產量較傳統小農戶種植提升15~20%,畝產值可到達10000元,實實在在讓老百姓得到實惠,讓村集體實現了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通過示范和推廣,走出一條集約化、規模化、標準化、綠色化、功能化種植新路。參與西紅柿標準化種植的農戶、合作社逐年增加,標準化增產、高質量增收已成臺江縣蔬菜產業發展新趨勢。
舊州村在西紅柿標準化種植推廣中,已經實現了產業、
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大振興”起步,為鄉村振興新篇章描繪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作為中國“村BA”發源地,臺江縣大力推行包括西紅柿在內的果蔬產業綠色生態發展,成為了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的一道亮麗風景。(蔣文周、梁龍、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