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能動履職,持續推動抓好傳統村落消防安全。甘溪侗寨是天柱縣僅有的9個中國傳統村落之一,又系中國功夫侗族村寨、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全國森林鄉村,寨內91棟木質傳統建筑古樸秀美,鱗次櫛比坐落于青山之中,具有百年歷史以上的傳統建筑30余棟,消防安全是甘溪侗寨保護的重中之重。天柱縣人民檢察院充分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通過訴前檢察建議督促有關行政部門落實87萬元專項扶持資金,完成甘溪侗寨消防基礎設施改造工程,設置了一個200立方消防水池、消防栓12個,配備滅火器110個,消防箱12個,并通過驗收投入使用。2022年初該院主動作為,扎實開展公益訴訟檢察“回頭看”工作,聯合有關行政部門對甘溪侗寨開展消防安全隱患排查,對發現的部分干粉滅火器已過期、損壞,消防水帶破損等問題提出整改建議,進一步筑牢消防安全基石。
二是主動作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抓好鄉村振興。2022年2月份,該院主動服務地方工作大局,選派1名檢察干警駐村工作,助力甘溪侗寨的保護與發展,協助天柱縣史志辦開展甘溪侗寨的功夫文化、合約食堂文化、農耕文化等村史的挖掘、梳理和編撰工作;與村兩委組織農戶召開土地流轉大會,制定土地流轉協議,建立土地流轉臺賬,為種植400畝功夫菊產業發展工作奠定基礎。
三是“檢察藍”推介宣傳,以“互聯網+”助力鄉村旅游發展。駐村檢察干警協助村委創建網上直播賬號,創作抖音視頻號,成立新媒體運作團隊,為吸引游客至功夫村提供新的宣傳途徑。參與拍攝編輯抖音視頻瀏覽量達60萬,作品播放量210.2萬,收獲粉絲量1322個,作品播放量高于68.28%的同類創作者,取得較好反響,為吸引游客至甘溪功夫村莊提供新的宣傳途徑。為進一步提升甘溪侗寨知名度,天柱縣院結合檢察職能,制作《檢察官為傳統村落甘溪侗寨代言》宣傳視頻,強化“檢察藍”推介宣傳,助力甘溪功夫村莊旅游發展。
四是抓好“合約食堂”,挖掘非遺文化,積極推動鄉風文明建設。駐村干警積極協助村兩委抓好“合約食堂”管理,杜絕食品衛生安全事故。自“合約食堂”投入使用以來,制止不符合辦理要求的酒席40余場次,有效控制大操大辦、奢靡濫辦的不良風氣。積極推動侗家功夫傳承與弘揚,駐村干警與文廣部門對接溝通,加強“非遺”文化的傳承保護,多次實地走訪了解侗家功夫“洪門棍”、“六家拳”的歷史淵源、傳承脈絡、武術技藝特點后,向天柱縣非遺中心申報天柱縣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為后期順利開展侗家功夫申報非遺工作奠定基礎。(潘蓉、黃瑤瑤)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