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消防救援人員到達事發點附近時發現,事發地勢十分險峻,救援車輛無法繼續前行。救援人員只能攜帶多功能擔架、全身吊帶等山岳救援裝備,徒步趕往事發現場。
救援人員穿過荊棘密布的叢林,沿著陡峭的巖壁,抄近道, 大約半個多小時后,救援人員抵達事故現場。透過手電照明,救援人員看到,被困男子意識清醒,坐在巖壁的緩坡臺階上,左腳受傷不能動彈。
這是一處落差近一百二十多米的懸崖,底部是湍急的湘江河,男子被困的位置距離上面公路有一百多米,而距底部河邊只有20米左右距離,隨時都有失足落水的危險。
經過現場勘察后,消防救援人員決定:在河岸上方找到固定點,架設安全繩,搭建繩橋營救被困男子。
于是,一組救援人員從一側的懸崖緩慢下至底部,而另一組則在上部建立牢固錨點,準備利用動滑輪及救援繩索將被困人員拉上來。
下到底部的救援人員為被困者做好保護措施后,借著手電照明光,先把被困者拉至到稍微寬一點的臺階上。順著一級級臺階的往上挪動,巖壁越來越陡峭。
隨著救援的繼續,天色漸亮。為防止被困者在攀爬過程中,由于體力不支出現危險,于是救援人員又將被困者固定在擔架上,將被困者慢慢往上轉移。
由于巖壁四周荊棘密布,且巖壁濕滑,現場救援人員只能踩著布滿青苔的巖石,抓住藤蔓樹枝艱難地往上爬。
在當地警方和村民的協助下,經過兩個多小時的緊張救援,早晨七點半左右,成功將被困男子救出并送往醫院進一步治療。
回想起事發經過,當事人仍心有余悸。
據當事人介紹,事發當天,他與兩名朋友一起相約到此處釣魚,當時因天黑,道路崎嶇,不慎跌落至河邊的平臺階上,當時自己的意識還比較清晰,只是右腳骨折無法動彈。兩個朋友多次嘗試營救無果,逐報警求救。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