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鞏縣有1個“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32個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是黔東南州唯一一個第二批全省法治政府建設示范縣。
近年來,
岑鞏縣以高水平法治建設護航高質量發展為目標,推進法治岑鞏、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實現法治建設與經濟發展同頻共振。
法潤民心穩基層
“鎮、村干部經常上門來用方言土語給我們講政策、講法律。”在岑鞏縣思旸鎮岑峰村法律法規知識宣傳和文明新風倡導活動現場,村民楊秀隆說,村民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提升了,大家生活更融洽,一門心思抓收入。
近年來,按照“抓前段治未病”的理念,岑鞏縣以基層法治建設為切入點,組建志愿服務隊,將法律知識和道德文明送進千家萬戶,全面提升全民法治意識和法治素養。
以提升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為主線,岑鞏縣推進“法治帶頭人”“法律明白人”“農村學法用法示范戶”“人民調解隊伍”培育工作,引導其發揮在宣傳政策法規、化解矛盾糾紛、參與社會治理中的示范引領作用。
同時,該縣通過打造法治文化陣地、加強基層調解組織建設等,推動法治宣傳、矛盾化解、治安研判、維護穩定等工作下沉到網格,構建全方位無死角基層治理體系。
目前,全縣12個鄉鎮(街道)共培育“法律明白人”635人,“農村學法用法示范戶”79戶,共建有法治宣傳欄、法治文化廣場、等法治宣傳陣地500個,建立人民調解組織126個,2022年,共調解各類矛盾糾紛1335件,調解成功率為95%。
“足不出戶就可參加庭審。”談起線上“智慧法庭”帶來的便利,當事人陳某贊不絕口。
無紙化閱卷、同屏化質證、隨時隨地“掌上調解”.……岑鞏縣人民法院依托信息技術,以“訴訟網絡化、審判智能化、執行信息化、管理數據化”為導向,以“一次辦好”為目標,將司法工作與現代科技深度融合,不斷深化智慧法院建設,積極探索云上審判、服務、執行、管理等司法改革訴訟服務模式,真正“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
岑鞏縣人民法院院長張光琴介紹,目前,岑鞏縣人民法院院機關和派出法庭共8個審判法庭全部完成“智慧升級”,全面實現全域立案、庭審閱卷等功能,有效解決立案難、訴訟難、執行難、調卷難、送達難等問題,有效提高辦案效率,降低當事人的訴訟成本,為提升審判質效、更好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提供科技支撐。
2022年以來,岑鞏縣人民法院網上審核立案1179件,跨域立案1件,“云上”開庭122件161場次,網上查控、扣劃案款共計2928.56萬元,網絡成功拍賣被執行人財產20宗,成交金額1031.92萬元。
司法為民有溫度
“開發區有了惠企法律服務中心,訴求有人理、權益有保障,我們安心發展生產。”談起今年3月在岑鞏經濟開發區成立的岑鞏縣政法機關惠企法律服務中心,不少企業贊不絕口。
“中心的主要服務事項是為開發區企業和員工提供法律咨詢、法治宣傳、‘法治體檢’、法律援助、訴前調解等一站式法律服務。”岑鞏經濟開發區黨政辦公室主任龍國文介紹,圍繞開發區企業和員工的法律服務需求,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縣人民法院、縣人民檢察院、縣司法局等部門分別抽派業務骨干組成惠企法律服務團,通過實行日常“坐診”、預約“就診”、個性“巡診”、電話“聽診”、定點“義診”、集體“會診”六診工作機制,隨時隨地“零距離”為企業和員工提供優質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務,助力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中心成立以來,累計為企業和員工提供各類法律服務40余次,協調化解矛盾糾紛3起,解決經濟糾紛款項41萬元。
此外,圍繞“司法為民、公正司法、服務大局”工作主線,岑鞏縣有效整合法律服務資源,探索推出信訪窗口駐律師、法院調解室駐法律顧問、派出所駐調解員“三駐”服務,構建人民調解、司法調解、行政調解、仲裁調解、治安調解和信訪調處“橫向六聯”的社會矛盾糾紛排查調處網絡,全面落實“一村居一法律顧問”,實現快捷高效法律服務便民渠道建設。
2022年,全縣共辦理公證案件200件、法律援助案件323件,為群眾挽回經濟損失56萬余元。
“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用法治護航高質量發展。”岑鞏縣委常委、縣委政法委書記黃華表示,下一步,岑鞏縣將按照“預防挺在化解前、化解挺在訴訟前”的工作思路,進一步暢通和規范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通道,通過政策直聯、訴求直通、服務直達的工作方式,讓廣大群眾明法于心、守法于行,為推進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