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6月29日,舞陽河洪峰過境鎮遠,沿河低洼區域都受到洪水襲擊,造成了很大損失。江古鎮聞“汛”而動,立即組織江古鎮民兵應急排前往洪災最嚴重的縣城、青溪、蕉溪等地開展搶險救援及災后重建工作,在關鍵時刻,江古女民兵肩扛責任,連續奮戰7天,用自己的行動、汗水和堅持,展現了勇敢無畏的女性力量。
巾幗不讓須眉,解救圍困群眾
29日早晨,接到縣武裝部通知,在水電賓館旁有群眾受困,急需前往救援,江古民兵應急排立即召集民兵隊伍,10余名女同志主動報名,請求參加救援工作。當來到城區,發現大部分街道被淹,無法直接開展救援,須能劃船會游泳的人員才行。“讓我去,我會劃船,也會游泳。”肖宏同志第一個站出列,主動加入救援小組。救援過程中,她們及時安撫受困群眾情緒,幫助群眾上救生艇,經過4個小時的努力,順利幫助22名受困群眾脫離險境,引領他們到達附近安置點。
堅守服務崗位,做好后勤保障
洪水過后,街邊商戶、群眾開始清理被水淹過的房間,導致街道上雜物堆放過多,影響車輛和行人通行。江古民兵隊伍接到街道清理任務后,立即投入工作,女民兵們也繼續投入戰斗,她們有的冒著雨、頂著高溫,身穿橄欖綠、臂戴“紅袖章”,堅守在安全保障崗位上,指揮來往的車輛和行人注意安全,“大叔,靠邊走些”,”大哥,請您把車停到指定位置”,“大家稍等一下,待裝好這一車再走,這樣安全一點”,一句句暖心的語言,得到群眾的一致好評。她們有的背著包包,為其他同志送雨衣、遞毛巾。細致、周密的服務保障,極大加快了街邊雜物清理進度,為群眾重建美好家園貢獻了力量。
盡顯責任擔當,敢承擔急難險重
災后清理,最大的難點在街道垃圾堆和河道低洼區域,垃圾多而亂,氣味很難聞,大部分機器無法到達,只能通過人工處理。女民兵們有的手拿鐵鍬清理,有的直接用手拉、扯、提,她們毫不退縮,毫不猶豫,動作利落。她們不怕臟、不怕累、不怕苦,勇敢頑強。在連續7天的惡劣環境中,她們每天準時到崗,不完成任務誓不撤退,與全縣民兵隊伍一起完成縣醫院、步行街、和平街、鎮江閣、楊柳灣等區域災后清理。
在這場應對洪災戰役中,女民兵們英勇無畏,以實際行動詮釋了“巾幗不讓須眉”的責任和擔當。江古民兵應急排通力協作、守望相助,形成強大合力,在險情中搶時機,在自然災害中與群眾風雨同舟、共度時艱,為人民群眾創造美好家園貢獻了強大力量。
(袁文啟)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