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上午,學校書法社團楊維卓、周宗彥、楊勝法、王太來、潘盛煥幾位老師在學校書法室為全體教職工手寫對聯,送上祝福。活動現場,墨香四溢,氣氛熱烈。書法老師們神情專注,揮毫潑墨,在紅紙上精心創作了一幅幅寓意吉祥、飽含祝福的對聯。“春風化雨潤桃李,心血融情育棟梁”,對仗工整,寓意深刻,贊美了老師們的辛勤耕耘與無私奉獻,“金玉滿堂百業旺,富貴平安萬事興”是對新年幸福生活的憧憬和期待。
教師們積極協助,有的幫忙鋪紙研墨,有的傳遞對聯,大家分工明確,配合默契。一幅幅對聯擺滿桌面、地面,恰似一片紅色的海洋,洋溢著濃濃的節日氛圍。
前來領取對聯的教職工們臉上洋溢著喜悅。一位教師感慨道:“手寫的對聯才有年味,這不僅是一份祝福,更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讓我們感受到學校的溫暖。”還有年輕教師表示,會把對聯精心貼在家中,時刻銘記這份關懷,以更飽滿的熱情投入教學。這些對聯不僅散發著墨香,更傳遞著深深的情誼。
心系教工送溫暖,走訪慰問傳真情
為表達對支教教師的關心與支持,教育局督學譚昧深入學校,親切慰問來自佛山市禪城區瀾石小學的支教老師王宇儀。譚昧督學肯定了王老師的奉獻精神,認為支教老師是學校的驕傲,他們克服困難,在異地傳播知識與愛,這種精神激勵著本校每一位教師。隨后,譚昧督學實地查看了王老師的辦公場所和生活環境,叮囑學校要切實解決好王老師的后顧之憂,為她創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條件。學校工會也為王老師送上了慰問和祝福,對王老師半年來的辛苦付出表示了誠摯的謝意,希望王老師過一個幸福祥和的春節,來年再續山海情緣。
同時,學校黨支部和工會的成員們兵分幾路,帶著精心準備的慰問品,前往慰問生病教師、退休教師和困難教職工。每到一處,慰問人員都與教職工親切交談,詳細詢問他們的生活狀況、身體情況及實際困難。
黨支部書記唐祥鳳帶領慰問人員前往醫院慰問生病教師王久菊,唐書記關切地詢問王老師的病情,鼓勵王老師保持樂觀心態,積極配合治療,爭取早日康復。唐書記緊緊握住王老師的手說:“學校就是你們的堅強后盾,有任何困難都要及時向組織反映,我們會全力幫助解決。”王老師深受感動,連連感謝黨組織和工會的牽掛。
面對困難教職工陸云、唐永陸、張海燕,慰問團隊深入了解他們生活中的難題,鼓勵他們勇敢面對暫時的困境,并送上了慰問金和生活用品,希望能為他們緩解經濟壓力。學校工會主席龍家環真誠地說道:“困難只是暫時的,相信在學校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渡過難關。”困難教師們紛紛表示,這份關懷讓他們感受到了學校大家庭的溫暖,他們將更加堅定地克服困難,為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退休教師潘積槐家中,慰問團隊與潘老師促膝長談,共同回憶往昔的教育歲月,對他為學校發展所做出的貢獻表達誠摯的感謝。學校工會主席龍家環表示:“學校的發展離不開您的辛勤付出,希望您能一如既往地關心支持學校的工作,多提寶貴意見。”潘老師對黨組織和工會的關懷深表感激,雖已離開工作崗位,但他仍心系教育,對學校未來的發展充滿期待。
此次黨支部與工會聯合開展的送愛心活動,讓全體教職工切實感受到了黨組織和工會的關愛與溫暖。不僅弘揚了中華民族尊老敬老、扶危濟困的傳統美德,更增強了教職工的歸屬感和凝聚力,為學校的和諧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未來,黨支部與工會將繼續開展各類暖心活動,凝聚力量,推動學校教育事業蓬勃發展。(天柱縣第七小學 曾繼雪 龍靈供稿)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