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近期,青溪鎮雞鳴村掛刀坪的200余畝馬鈴薯種植田迎來了收獲季,一場馬鈴薯大豐收正在火熱進行中,為當地農業發展與村民增收注入了強勁動力。
在金黃色的陽光照耀下,整個田野宛如一片希望的海洋。一壟壟土地被翻開,圓滾滾、黃燦燦的馬鈴薯接連不斷地從土壤中滾落出來,個個體態飽滿,令人賞心悅目。村民們穿梭其間,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忙碌而充實。他們分工有序,男同志們身強力壯,一人便能扛起一袋約70斤重的馬鈴薯,邁著穩健的步伐將其送往裝車地點;女同志們也不甘示弱,兩人一組默契配合,輕輕松松便能將一袋袋馬鈴薯提起,裝上卡車。與一旁正在休息喝水的吳貴菊阿姨交談了解到,她說:“今天一天就挖了20多畝的馬鈴薯,這掛刀坪的土豆品質真是一年比一年好。而且這產量也相當可觀,按照這個進度,剩下的收尾工作很快就能完成,這豐收是穩穩的了。”
此次馬鈴薯豐收的背后,是雞鳴村長期以來對農業產業的精心布局與科學管理。從最初選種時的嚴格把關,挑選優質高產的一代馬鈴薯種子,為豐收奠定堅實基礎;到種植過程中,村民們遵循科學的種植方法,合理控制種植密度,精心施肥灌溉,每一個環節都凝聚著大家的智慧與汗水。在病蟲害防治方面,更是采取了綠色、環保的方式,確保馬鈴薯的品質不受影響,最終才迎來了如今這碩果累累的豐收畫卷,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雙贏。
馬鈴薯作為雞鳴村的重要農業產業之一,其豐收所帶來的積極影響不容小覷。從經濟效益來看,200畝馬鈴薯,預計畝產達4000斤,以當下市場價0.8元/斤計算,將為村民創收64萬元,扣除種子、化肥、人工等生產成本后,村民們仍能收獲較好的經濟回報,為雞鳴村的農業產業可持續發展注入了信心與活力。
下一步,青溪鎮雞鳴村將以此次馬鈴薯豐收為契機,持續加大農業科技投入與培訓力度,不斷提升種植水平與產量質量;積極拓寬銷售渠道,確保村民種植的馬鈴薯不僅能豐收,更能賣出好價錢;進一步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探索多元化發展路徑,讓這片土地釋放出更強大的發展活力與生機,續寫更多豐收佳話,助力鄉村振興。
(邰彬)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