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進京上訪反映土地問題返鄉后被拘10天
何瑞超站在兩棟未拆的建筑物前
江門市看守所釋放證明書
南方農村報5月16日報道: 不久前,《人民日報》發表署名評論指出,一些群眾在當地逐級反映問題,常因官員敷衍了事,或者因為錯綜復雜的關系網而不了了之。為了討說法,不得不越級上訪。可是,群眾的越級上訪,常常被基層官員視為“影響穩定”。有的地方用“越級上訪就是違法”的標語來震懾上訪者,有的地方變“接訪”為“截訪”,中央的“好經”被念歪,致使群眾積怨越來越深。
當前我國正處在矛盾多發期。事實上,上訪群眾所反映的問題,大都是因權益受損而導致的利益沖突,并非無法化解。江門蓬江區農民因土地問題上訪,即有一定代表性。
群眾利益無小事。“表層的小矛盾、小糾紛長期得不到處理和化解,深層次的干群矛盾就會積累和發酵,一旦有導火索,就有可能迅速演變,其反彈的規模和行為的激烈程度都可能超乎想象。”貴州省委書記石宗源在總結“甕安事件”的教訓時如是說。各地基層政府組織當念茲在茲。
10天拘留、日夜遭監視、上訪遭攔截,這是陳啟林自去年9月22日從國家信訪局大院門口走出以后的遭遇。
作為江門蓬江區荷塘鎮篁灣村高邊村民小組600多位村民的代表之一,陳啟林認為自己的遭遇表明高邊村歷時4年的信訪討地之路已經被掐斷。
受啟發進京上訪
2008年7月底,陳啟林被同一個村委會的下直村民小組的一陣鞭炮聲所吸引。
鞭炮是在下直村名為“花地”的一片土地上燃放的,上百名下直村民正在慶祝這塊土地的復耕。經過10多天的施工,這塊2005年被劉偉明、張振慶違法填埋的魚塘又恢復了以前的模樣。
與陳啟林一樣,被吸引過來的還有來自為民村委會沙二小組組長何瑞超、三丫村委會新二村民小組村民代表黎桂洪等。同樣的土地問題、同樣的上訪經歷讓這幾位素不相識的村民成了熟人。
“為什么你們能拿回土地,我們卻不能?”帶著這樣的疑問,陳啟林等請教了下直村小組組長李長盛和村民代表李卓超。
“進京上訪!”李卓超一語道出了其中的關鍵。
自2005年4月,村干部將這41畝魚塘以每畝12萬的價格出讓給劉偉明、張振慶70年。用于興建商業住宅后,村民李長盛和李卓超便開始信訪討地。但李長盛5月5日向南方農村報記者反映:“進京信訪之前,村小組‘恢復土地原狀和賠償損失’的要求不僅沒有達成,就連江門市和蓬江區的信訪回復也沒有。”
陳啟林、何瑞超等人的信訪經歷讓他們對李長盛的話感同身受。陳啟林四年前就開始了信訪,何瑞超的信訪時間也有兩年。從下直村的鞭炮聲中,陳啟林、何瑞超得出了一個結論:“不到北京不行。”
2008年8月初,陳啟林等就醞釀到北京上訪,后因故作罷。9月19日,經過1個半月的等待后,來自篁灣、三丫、塔崗、為民四個村委會共6個村民小組的10位村民乘飛機從廣州飛北京。10人中有3位村干部、5位村民代表以及2位村民,他們此行目的是舉報本村土地問題。
十位村民七人被拘
2008年9月22日中午12時許,陳啟林、何瑞超代表10人走進了國家信訪局的接待室。經過3個小時的等待后,陳啟林心中有些煩躁,但接訪室墻上“歡迎信訪”四個大字還是讓陳啟林感到欣慰。
經過近半個小時的交流后,陳啟林、何瑞超遞上所有上訪材料,拿著信訪回復走了出來。“上訪這么多年,這次肯定行。”陳啟林心中一陣激動。
等兩人有說有笑地走出國家信訪局大院的門口后,陳啟林發現等候在門外的,除了其他8位村民以外,還有荷塘鎮陳茂林副鎮長和派出所胡乃西副所長等10余人。
“跟我們走吧,我們等好久了。”陳茂林說道。隨即,陳啟林等被帶到了江門市駐京辦事處。
24日上午,陳啟林等抵達廣州后被帶上了一輛中巴,車上幾十位身著制服的警察讓陳啟林覺得事情不妙。但陳啟林始終堅信“不會出什么事”,因為自己懷中一直揣著國家信訪局的回復。
然而,表明自己“合法信訪”的信訪回復,并沒有讓10人免除被拘留的命運。
當日下午,陳啟林、何瑞超、李浩林三人被蓬江公安分局以“擾亂社會管理秩序”處以行政拘留10天,李振興、李普安、李學明三人拘留7日,黎桂洪24小時后釋放,李建超、李松盛、魏仕強三人接受詢問后被釋放。行政處罰書稱:我民警于2008年9月24日10時許,在車站抓獲五名涉嫌煽動串聯、以財務誘使他人信訪,擾亂國家機關正常工作秩序的嫌疑人。
“從23日起,一直有人護送我們。蓬江分局怎么能在24日以‘煽動上訪’為由抓獲我們?”對于蓬江公安分局的處罰,陳啟林十分不滿:“他們是想要我們不再上訪。”
對于陳啟林的說法,魏仕強深表贊成:“我是抄了一份不再上訪的保證書后才被釋放的。”何瑞超5月5日也向南方農村報記者證實,蓬江公安分局也曾要求自己寫保證書,但遭到了拒絕。5月8日,蓬江區委常委劉曙光向南方農村報記者證實:“三人是在寫保證書后被釋放的。”
就在陳啟林、何瑞超被拘留的同時,李卓超也被蓬江公安分局以“聚眾擾亂社會管理秩序”處以行政拘留。10月20日,蓬江公安分局因“不足以提請逮捕”釋放了李卓超。
“他們認為我是10位村民進京上訪的主要煽動者。”對于蓬江公安分局做法,李卓超表示不解,“我向他們講上訪經歷,有什么錯?”
上訪村民被監視
2008年10月4日,經過10天的拘留后,陳啟林、何瑞超返回家中。也是從返回家中那一刻起,陳啟林的行蹤就遭到了村委會治安人員的監視。
“9點,在家;10點,在家……”在村委會治安巡邏大隊的登記表上,詳細記錄著陳啟林每天的行蹤。據了解,從拘留期滿后,先后有多人遭遇不同期限的監視。20天前剛解除監視的黎桂洪,因南方農村報記者的到來再次招來治安人員。4月29日,記者搭乘其兄黎桂潮的摩托前往江門時,村委會的兩位治安人員也一直護送到公交車站。
對于村民遭監視的事實,篁灣村支部書記李永春4月29日向記者表示“不能算監視”。鎮紀委李書記認為“只是了解上訪者的動向”。
“事實上,他們不僅監視我們,還限制我們的行動自由。”陳啟林還向記者透露了治安人員截訪的情況。
3月10日早上8時許,陳啟林等5人包了一臺面包車,準備到廣東省人民政府反映村民被拘留的情況。但車剛從村小組開出2分鐘就遭到了攔截,陳啟林等只得放棄信訪。
對于村民被攔截的情況,鎮紀委李書記向南方農村報記者稱“區政府要求派車帶村民上訪”。對于李書記的說法,劉曙光給予了證實:“我們帶他們去,他們既可以省錢,還不會鬧訪。”
(李秀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