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500"志愿者踏歸途 247天后"重返"地球
核心提示:俄羅斯科學院醫學生物問題研究所3日宣布,“火星500”項目的中國志愿者王躍與5名隊友已揮別“火星”,踏上歸途。他們將用247天時間“飛回”地球家園。
俄羅斯科學院醫學生物問題研究所3日宣布,“火星500”項目的中國志愿者王躍與5名隊友已揮別“火星”,踏上歸途。他們將用247天時間“飛回”地球家園。
莫斯科時間2日19時,“火星500”項目乘組撤離著陸艙(將其留在“火星”軌道上),并踏上返回地球之路。
在經歷250多天的飛行后,王躍和2名來自俄羅斯和意大利的志愿者于2月12日乘坐模擬登陸艙在“火星”表面成功著陸。3名志愿者分別在14日、18日和22日分批實施了出艙登陸“火星”,圓滿完成了勘察研究“火星”表面,收集土壤和巖石樣本,模擬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等一系列實驗研究計劃。
期間,其他3名隊員留在主艙內繼續模擬環繞“火星”飛行,配合完成地面支持工作,并為飛船“返回”地球做好準備。
23日,登陸艙脫離“火星”表面,與主艙對接。經過3天的隔離檢疫后,對接艙門打開,6名志愿者最終會合。
俄醫學生物問題研究所烏沙科夫所長向記者評價說,王躍的心理素質非常好,工作極為出色,他很快就融入乘組,很快就掌握了俄語而且英語非常流利,是個非常易于共事的人。余暇時他還教隊友們中文和詩詞,學習中文書法。
人類首次模擬火星載人航天飛行試驗的“火星500”計劃,是一項俄羅斯組織、多國參與的國際合作,旨在了解宇航員在未來前往火星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心理和生理狀態,為載人火星探測積累經驗。
自去年6月3日正式實施密閉的“火星500”計劃將持續520天,來自中國、俄羅斯、法國和意大利的6名志愿者將參與10多個國家的106個項目研究。按照計劃,他們將于今年11月完成全部試驗出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