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女村官的綠色夢(圖)
劉福菊和丈夫在給果樹剪枝
滿山披綠,修竹搖翠,溪溝流銀淌玉……雖是初春時節,滿眼的景致卻宛如盛夏。
這里,是岑鞏縣思陽鎮新安村寨拱坪組,這里,編織著一位女“村官”10年來綠山富民的美夢和幸福。
她叫劉福菊,因在生態環境保護建設中成績顯著,多次被黔東南州婦聯和岑鞏縣婦聯評選為“女能手”。
早在10年前,劉福菊已是村里人人皆知的女能人,她吃苦耐勞,經商有道,帶著雜貨攤在全縣的10多個鄉鎮上趕集賣成衣,年毛收入在萬元以上,純利5000多,加上丈夫在家里種田養牲畜,全家5口人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由于能干,群眾一致推選她為村民組長,成為寨拱坪組26戶、108人的頂梁柱。
10年前,寨拱坪一帶大都是光禿禿的荒山,到處是油沙地,旱澇年成容易造成災害,特殊的地質條件影響到群眾的生產生活。
“在湖南進貨途中,看到一路上兩邊農村種的柚子、柑子紅彤彤的,山也美,人也富,心里蠻羨慕的。又看到近鄰注溪鄉的群眾種文旦柚發了財,山林綠化搞得好,一年四季山清水秀的,我在心里打起了種果樹的主意。”
同村有個叫劉壽軍的,在縣果品公司當技術員。一天,劉福菊為種果樹的事,專程跑到縣里去聽他的意見,得到贊成。劉壽軍說,文旦柚適合在寨拱坪發展,既能綠山保水土,又能給群眾增收致富,我們支持你。
劉福菊心里有了底,從城里回來途中就到鎮上找開發辦,態度誠懇地要求在組上發展文旦柚。開發辦主任卻說,當年的項目資金已經安排完了。在劉福菊的再三懇求下,開發辦負責人表態說:“你有決心就自己先發展,我們有機會再立項支持。”
誰知鎮里的這句話,好比讓劉福菊吃下了“定心丸”。劉福菊回家當晚,就找來組上骨干成員商量,說鎮上有果品開發項目,邀請大家帶個頭,上山種果樹。一些人擔心上頭資金兌不了現,果樹失敗了怎么辦,況且大家都很困難,拿出幾萬元種果樹,難事一樁!
“她打定的主意10頭牛也拉不回。”劉福菊的丈夫尚發祥說。眼看事情就要陷入僵局,劉福菊堅定地說:“只要大家簽個字,和我一起到信用社貸出款來就行了。要有風險,就由我全部承當!”聽到一位女人發了這樣的話,劉福光、劉福喜、劉壽祥、吳光成等幾個大男人,再無二話可說,只好跟著她到鎮里貸下了5萬元資金,發展果業。
有了幾位“德高望重”的組民支持,群眾的思想工作就好做了。2000年冬天,組上40多個勞動力上山開挖荒山。
2001年初春,組上老老小小全部上山栽果樹,一口氣栽下了210畝文旦柚和100畝椪柑,植下果苗1.6萬余株。
劉福菊帶頭綠化荒山發展農村經濟的事跡,引起了思陽鎮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即時給予了大力支持,第二年就把果品項目落實到寨拱坪,不僅用項目資金抵消了組上在銀行貸下的5萬元資金,還及時把果肥送到組民手上,并派出農技人員到現場培訓組民,指導他們進行果樹管理。
通過幾年的精心管護,寨拱坪的座座山頭已是綠樹成蔭,組民的腰包也鼓了起來;劉福菊本人也多次被州、縣婦聯評選為“女能手”,還先后當選為縣人大代表和縣政協委員。
為了讓當地面貌有更大的改觀,劉福菊還多次向上級請求幫助,修通了3.5公里的通組公路,結束了公路沿線6個村民組不通公路的歷史,解決了上千人的出行難題;要來了10余噸水泥,組織群眾投工投勞,加固美化了1000多米的寨前溝渠,讓潺潺流水成為家門口的一道風景線……
如今,山綠了,民富了,劉福菊的頭發卻花白了。“只要我能走得動,就會為群眾做更多的事情。家鄉變好了,我心里就快活。”劉福菊一臉笑容地說。
(張維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