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為廈門“馬拉松”式的官司埋單?(圖)
--三份測繪報告引發一起歷經十余載的"地產連環糾紛案"
中國質量新聞網福建頻道(江岱、曉娟、長庚、中國質量報記者江東)廈門,是我國首批實行對外開放的5個經濟特區之一,享有省級經濟管理權限和地方立法權。美麗的廈門是我國著名的運動休閑城市,其中享譽全球的廈門國際馬拉松賽已成為我國乃至世界上最著名的馬拉松賽事之一,顯然"馬拉松"是廈門和廈門人民的驕傲。然而在這美麗的都市中卻有著一樁一拖就拖了十余年而無法判定結果的 "馬拉松"式官司。
近期,作為當事方之一的廈門匯成建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匯成公司")因逾期辦理產權證而支付巨額違約金將這場"馬拉松"式的官司"暴露"在公眾面前。據了解,因廈門市國土資源與房產管理局(下簡稱"廈門市土管局")前后三份不同結果的測繪成果導致匯成公司、部分業主、廈門市土管局卷入多場長達十余年的官司中,涉及幾級法院行政、民事案件逾300起。同時媒體還報道這場因開發商系新加坡籍商人、業主沈誦慶系臺商而引起了新加坡駐中國廈門的領事館、僑辦、海峽交流基金會的高度關注。
房地產案件年年有,可為何一樁看似簡單的案件,卻經歷了"馬拉松"式的歷程?由于匯成公司始終認為廈門市土管局在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時反反復復、市中級法院的審判行為存在錯誤,讓企業背上逾千萬元賠償金,仍堅持通過司法途徑尋求救濟;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其是依據相應的程序審理案件;廈門市土管局堅持認為該局所作決定是在特定的歷史時期上做出的……各方各執一詞,讓簡單的案件不斷復雜起來,并由此拖了十余年。
由于案件背景的特殊性,日前,廈門市政法委履行監督職責,并協調各利益方以促成事件的解決。但因時間過于久遠,沉淀了過多的問題,如何圓滿解決該案件考驗著多方人士的智慧。對此,記者對整個案件進行了跟蹤報道。
嘉蓮大廈全景
沈誦慶購買的嘉蓮大廈一樓的18個車庫全被改成店面出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