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訊 (特約記者 潘興隆) 目前,黃平縣共選聘了52名大學生“村官”和“一村一大”大學生到農村工作,近2年多來,他們扎根農村,發揮特長,為當地新農村建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近日,筆者就此到野洞河鄉進行了采訪。
野洞河鄉村委會副主任廖凱軍是貴州民族學院2006屆的一名大學畢業生,同年12月到野洞村工作后,他積極協助村兩委做好各項工作,發揮本地優勢大力發展經濟產業,在村兩委和他的幫助下,野洞村涌現出年產值30萬元的水泥標磚廠老板楊秀榮,年出欄肥豬400頭的養豬大戶黎順強、黎順海兄弟,年收入2萬余元的殘疾人養羊大戶張祖德等一批成功走上致富路的農戶。近年來,野洞村還建成1100平方米健身場所,發展烤煙1100畝,產值168.13萬元,種植黃花菜、生姜170畝,產值135萬元,全村經濟社會發展呈現蓬勃景象。在當前的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野洞村還積極開展了“比學習、查思想、查作風、查紀律”等的五查、五看活動,村兩委班子戰斗力、凝聚力、號召力進一步增強。
馮廷釗是該鄉萬丈村本地人,也是在該村服務的“一村一大”大學生。2008年大學畢業后,想為家鄉建設出一份力的他放棄在外工作的難得機遇,自愿回鄉當起了“村官”。近2年來,他積極協助爭取資金、物資,先后為萬丈村泡木沖組新修了通村公路,打開了萬丈村的南大門,爭取資金79萬元建成煙水配套工程1處,爭取140萬元建成中路坪農村人畜飲水工程等,一件件實事讓鄉親們豎起了拇指。去年來,他還提出“烤煙強村,種養富民”的發展思路,得到村兩委和群眾的贊同和支持,目前,萬丈村煙農種植烤煙609畝,實現銷售收入120萬元,種植太子參150余畝,預計銷售收入60萬元,部分農戶還發展起了香菇栽培這一特色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