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在上海舉行的2010中國電視節目主持人高峰論壇上,眾多專家學者在共同探討節目主持人30年代發展歷程過程中,對以《非誠勿擾》為代表的相親類節目開始了“炮轟”。
網易娛樂6月8日報道 (文/知讓)《非誠勿擾》、《我們約會吧》、《為愛向前沖》……2010年的熒幕相親節目比拼著實火熱。6月7日在上海舉行的2010中國電視節目主持人高峰論壇上,眾多專家學者在共同探討節目主持人30年代發展歷程過程中,就對以《非誠勿擾》為代表的相親類節目開始了“炮轟”。其中上海知名節目主持人曹可凡現場就批評某些以相親為主的節目,“怎么看也不太像是在做節目反而倒是像在連續劇。”
曹可凡質疑節目真實性:虛假比低俗更可怕
2010年的電視屏幕異常火爆,除被《百科全說》神化的張悟本被揭露引發媒體的反思以外,《非誠勿擾》帶動的相親節目熱潮更是引人關注。在7號舉行的電視節目主持人峰會上,作為“電視節目主持人30年年度風云人物”的曹可凡的一席話,引起了在座很多的人共鳴。
曹可凡談到如今電視節目主持界的現況,首先痛批“張悟本”,認為“現在友臺養生的節目當中那些出現的所謂專家是連基本的醫學常識都不具備的”,而電視人缺乏最基本的判斷。
從節目的虛假性出發,曹可凡特別批評“某些相親類情感節目”。曹可凡覺得:“最近出現了很多充滿了虛假成分的節目,比如說一些情感類相親類的節目,據說某一檔的節目,每一位上臺參加節目的少男少女都是經過嚴格的挑選,他們是一些不知名的藝人或者模特(網易模特聯盟),然后由制作者,劇本的創作者為他們每個人設計了臺詞,今天發展到連嘉賓都是已經撰寫好的稿子,這樣的節目還有什么意思呢。”
同時,曹可凡拿這檔節目與上海本地的相親類節目《相約星期六》相比,認為話題該節目“顯然不是為了服務性,而是觀點的碰撞,而這些觀點的提出都是違背社會主流價值。”隨后更是直接指出,“當今天那些說著我寧愿在寶馬車里流淚,不愿在自行車上笑的觀點被廣泛傳播的話,作為電視人或者作為電視主持人來說是帶有極大的悲哀性。”
時候,曹可凡接受了記者的群訪,他表示自己也看這些相親類節目,單純從節目效果來看,他認為很好看,但他認為虛假是目前最嚴重的問題。“當你知道了這些節目的內幕是以犧牲真實為代價之后,你就會覺得很沒意思。”而對相親類節目一哄而上,他則表示這種競爭是無序的、不良的。
趙忠祥(博客)質疑尺度過大:有些飯桌話題不適合拿到電視屏幕上
著名主持人趙忠祥在談到相親節目時候表示,自己對此類節目不感興趣。如今相親類節目尺度越來越開放,趙忠祥則認為,能在飯桌上說的話拿到電視熒屏上的公眾場合來說就很不合適了。“如果在家庭的飯桌上、客廳里朋友之間都不能說出來的語言,居然能夠在大庭廣眾、公共媒體里面廣而散之,這種(道德)缺失不是一般的。”并認為,所有參與的媒體人士都有責任,而不僅僅是主持人的原因。
對于相親節目潮涌的局面,趙忠祥則認為很正常,并認為跟風現象不壞,但內容并不好是個壞現象。
王小丫質疑節目審丑:不能成為四兩撥千斤的杠桿
王小丫在發言中雖然沒有提及相親類節目,但她同樣對現在不少節目“審丑”的現象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并認為“審丑不能成為創作方式上四兩撥千斤的杠桿。”
王小丫認為,生活中人們以自我為中心難以避免,但媒體加以放大和渲染則是錯誤,并對現在電視節目中盡情展現人性的劣和惡提出批評:“泰戈爾說過這樣的話,我反對你的觀點,但是我堅決捍衛你說話的權利,不過我在想作為媒體,媒體是有責任感,是有價值觀的,不是所有的年輕姑娘都問你有房,你有車嗎?而是更多的姑娘在問,你這個人有責任感嗎?可以值得托付嗎?可是今天在打開電視的時候,常常都可以看到三分錢,兩毛錢雞毛蒜皮的事情就可以大打出手。”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