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未必是馮小剛拍攝最費心的電影,但很有可能是他最為重視的一部電影。這個電影的特殊題材無論是話題性上的把握,還是運作上的困難,都要遠遠超出他從前的任何一部作品。《唐山大地震》北京首映禮結束后的空擋,馮小剛接受了網易娛樂短暫的獨家專訪。
“我從來都是摸著石頭過河。”
網易娛樂7月14日報道 (采訪/少言、攝影/毛杰)《唐山大地震》未必是馮小剛拍攝最費心的電影,但很有可能是他最為重視的一部電影。這個電影的特殊題材無論是話題性上的把握,還是運作上的困難,都要遠遠超出他從前的任何一部作品。在電影里我們可以看到,他盡力回避了原著小說中的陰暗部分,將其中的溫情部分以及時代氣息放大,呈現出一場展現在幾代國人心中不可磨滅的中國往事。不過,對此番成績他依然輕描淡寫,在他的思維里,電影只是一種過眼云煙的藝術:“大家很快就會把我忘記”。《唐山大地震》北京首映禮結束后的空擋,馮小剛接受了網易娛樂短暫的獨家專訪。
《大地震》:錢多做得更好
網易娛樂:這部片子可能會讓人覺得您是在拍一部“中國往事”,你認可這個說法嗎?
馮小剛:對。戰后中國人那段生活是很有普遍性的,那些場景,都是大家記憶里很熟悉的。所以有點這個感覺。
網易娛樂:拍攝的時候你有沒有刻意去想過營造這樣一種情景?
馮小剛:其實在拍攝的時候我沒有想太多,我還是去想怎么樣才能把這個故事講得更動人。我還有一個巨大的難題,就是地震也要特別真實,它的殘酷性也要拍出來。對我來說,我就是著力要完成這兩個任務——地震的真實,情感的真實。其它的我都沒有去想。
網易娛樂:看完電影,大家都覺得您對76年到86年的那段故事的質感營造得特別好,其他導演也沒少接觸過這個時間段,但您這個感覺是最好的。您有什么秘訣嗎?
馮小剛:其實我覺得對這個年代描述的影片很多,很多導演都拍過,但關鍵是這個電影有沒有把你自己的感情裝進去。你的感情要是裝進去了的話,你跟著人物過他的生活,你會覺得這些場景都對,鏡頭里的任何東西都會調動你的記憶。但一旦故事講得不動人,人物你不喜歡,它的那些道具選的再用心,再對,你也都沒感覺,因為你的感情不在那個里面。
網易娛樂:之前您說過,拍攝這個片子最大的困難就是技術困難,我們現在看到的特效感覺很不錯。假設給你更多的錢,你會有更好的設計嗎?
馮小剛:那當然,肯定有。但目前我覺得肯定是達到了一個A類的水準,包括李晨的殘疾胳膊,魚從魚缸里跳出來,都是特效做的。我當初給他們的要求,就是要大家看不出來這是特效。
網易娛樂:電影里有這樣一幕,李元妮硬是要把孫子留在唐山過年,不讓兒媳婦帶走,大家當時都以為她最后會把孫子讓兒媳婦帶回去。因為當初她兒子就是這么得到的。
馮小剛:對。通過這個設計,你就會看到李元妮對她每一個血脈的在乎,為了血脈,她一直把著這孩子,已經固執到不近人情了。她就想再養一次孩子,就是為了彌補一種心靈的缺憾。
未來:我從來都是摸石頭過河
網易娛樂:您看這個片子的時候,哪個點是最打動你的?
馮小剛:我沒辦法把這電影拆成一個個零件去說明,整部影片都讓我一直緊緊地揪著心,我堅信他是一個有大眾感情的電影。
網易娛樂:你在華語電影界現在可以說是做到極致了,用你自己的話說,有獨孤求敗的感覺,那么你現在還有沒有一些長遠的目標和打算?
馮小剛:我沒有,我都是摸著石頭過河,走一步看一步。其實一個導演要拍一個電影,最重要就是有一個好的劇本,如果沒有劇本,再什么樣的計劃都是空談。好劇本的出現都是帶著某種不可預見性,都是一種緣分。
網易娛樂:問這個問題是因為我想知道,您作為一個導演,多少年以后,當大家回憶起馮小剛這個名字的時候,你會希望大家記得他一些什么?
馮小剛:(笑)我覺得過段時間大家可能就把我忘了。大家現在對一件事情忘得很快,真的很快。剛粉碎四人幫那陣,有一批導演拍了一些真的家喻戶曉的電影,當時給人們內心造成多大的撞擊,但今天就是給忘記了。所以電影不是一個真正能留住的東西。我們就活在當下吧,影片的生命力能活在當下就已經挺不容易了。(笑)不要說一百年,二十年就可以忘光了。
網易娛樂:你覺得你的成功可以復制嗎?
馮小剛:……我不知道,我還真沒想過這個問題。(笑)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