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香港演藝人協會的掌門人,曾志偉近些年來一直在致力于重整香港電影行業。在他看來,現在很多港式的喜劇都在走向沒落,很多導演幾乎依然都在炒冷,譬如周星馳也要重新開始拍攝《喜劇之王》,譬如黃百鳴今年的《最強喜事2011》其實也已經不知道是多少集了。即使在筆者看來,現在香港電影也的確陷入了一個瓶頸之中而無法自拔:一方面既想有創新卻又擺脫不了舊俗的影子;一方面想要尋回經典又流于表面。
遙想曾志偉出道乃至為人所熟知,皆拜其開創的發瘋搞笑的文化所賜,當時他在一些影視作品和節目中較過火的演出令人抱腹大笑,即有《開心字典》中令人印象難忘的曾博士和林班長的越怪另類解生字,又有王晶最佳損友系列電影當中尖酸的說話方式和扺死的對白記憶深刻。而近二三十年來,香港喜劇電影,尤其是賀歲喜劇卻是在“惡搞”、“無厘頭”上一條道走到黑,終于演出了審美疲勞。甚至惹得觀眾覺得這樣的套路實在是無趣無聊,還不及一些公司年會自娛自樂的節目來的有意思。
話說目前還在一線打拼的香港演員中,曾志偉的確可算是資格最老的一位。而也正是資格最老的這一位,目前以一部《我愛HK開心萬歲》再度顯示其寶刀未老,甚至希望藉由此重新影響整部香港賀歲電影的風氣——從單純的引人發笑,到發人深思,以期用溫馨感人的香港情懷尋回失蹤已久的自力更生,我為人人的香港精神。
無可否認,電影史一門再現和反映生活的藝術,《我愛HK開心萬歲》講述的正是一個上一輩香港人關于“屋村”的共同記憶(這個“屋村”應該跟北京的大雜院應該是一個概念): 影片講述由梁家輝飾演的“吳順”,因為生意失敗返回自幼居住的屋村,重新開始生活,這才突然發現自己一直忽略的家庭親情,并逐漸開始意識到自己身邊許多一直不曾注意到的美好,也才重新學習父執輩“我為人人”的香港精神。后來,“吳順”帶領街坊們一起努力奮發,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過上更好的生活——在歡笑中融入了溫情,在搞笑中摻雜著勵志。這在在當下普遍較差的經濟環境下,更具有教育意義。雖然在片中的戲份不多,但恰恰正是寶刀未老的曾志偉的掌控,才有了這部讓觀眾們在開心滿足一百分鐘的同時,也接受著 “香港精神”的鼓舞與感動的《我愛HK開心萬歲》。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