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選手認真對弈
羊城晚報記者 葛萬里
夜幕初降,位于廣州市東湖路的廣東東湖棋院五樓教室里,傳出噼噼啪啪清脆的棋子敲擊聲———50多個小朋友在老師的指導下,正興趣盎然地學習下圍棋……像這樣的圍棋、象棋以及國際象棋專業性教習場所,目前在廣州已經有不少,而在小學、幼兒園中開設的棋類興趣班和提高班,更是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一股少兒學棋熱正在有“棋城”之稱的廣州升溫。
辦比賽萬頭攢動
廣州少兒不僅學棋熱度高,參加比賽的熱情同樣高漲,比賽現場經常呈現火爆場面。據筆者統計,目前廣州每年都舉行不少青少年棋類比賽,單市一級的比賽就有十多項之多,像傳統的廣州市中小學生三棋錦標賽和校際賽,每年至少舉行三次的廣州地區圍棋定級、定段賽以及象棋定級賽,還有民辦的廣州少兒象棋排位賽、“小五羊杯”象棋公開賽、“小棋王”賽、“元邦杯”少兒大賽等,這些比賽,無不吸引眾多少兒選手報名參加,個別賽事,由于報名人數太多,主辦單位還不得不限制報名。自2006年開始創辦的廣東少兒三棋百杰賽,更是受到廣大少兒棋手的歡迎,去年在廣州舉行的迎亞運第三屆廣東少兒三棋百杰萬人大賽,參賽人數達到15000多人,創下了一項新的紀錄。在比賽期間,文化公園主賽場出現了萬頭攢動的熱鬧場景。
家長積極掏腰包
和其他的科目學習一樣,小孩到各類培訓機構學棋,同樣需要支付不菲的學習費用。據筆者了解,若以一期(約三到四個月時間)為單位計算,目前市(區)少年宮學棋的收費為500元左右,而各類棋院、棋室的收費則在400元到3000元之間不等。如果小孩從入門班學起,一直堅持學到高級班甚至是精英班,總費用肯定在萬元以上。
既然花費不菲,為何家長們還愿意掏腰包積極支持小孩學棋呢?筆者在某棋院教室外,隨意和幾位家長閑聊,得知他們當初決定讓孩子學棋,想法都很簡單:
家長甲:我的孩子今年7歲,非常調皮好動,做事總坐不住、靜不下來,還經常耍脾氣。我送他來學棋,就是希望能培養他的耐性,能夠靜下心來,專注地考慮問題。
家長乙:我并沒有指望小孩將來能成為什么棋星,讓他學棋的目的很簡單,就是不希望他把時間用在打游戲機上。小孩總是有玩性的,他不學下棋,就會去玩別的東西。
家長丙:我的小孩原來吵著是要去學跆拳道的,后來到了少年宮,我看有學棋班便改變了主意,畢竟現在都是獨生子女,推推搡搡的,我怕會有什么閃失。學棋有一個好處,孩子都是坐著斯斯文文地下棋,不會發生意外事故而讓家長“擔驚受怕”。
學棋就是學做人
應該說,以上三位家長只是講出了讓小孩學棋的初衷和看法,他們對學棋將會給孩子帶來什么樣的影響和教育功效,其實并不太清楚。干了一輩子棋類工作的容堅行,以他多年的教學和實踐經驗,為筆者細數少兒學棋的四大好處。
容堅行認為:學棋首先有利于培養孩子的思想品德,有利于孩子責任心的培養。因為下棋時,要求對弈雙方講求禮儀,落子無悔,可以幫助孩子養成尊重對手、不耍賴的好習慣。另外下棋時,一招不慎,便會滿盤皆輸,孩子如想贏一盤棋,就必需從頭到尾都要認真對待。
其次,下棋還能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磨煉孩子的意志。下棋有輸有贏,要想贏對手,就必須要有強烈的取勝愿望,而且要贏得勝利,肯定還會遇到各種困難,這就需要孩子具有戰勝困難的意志、毅力和勇氣。
第三,下棋能提早讓孩子接受挫折教育,完善和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現在感情脆弱是獨生子女的特點之一,在比賽中,經常見到輸棋的孩子會哇哇大哭,這就是感情不能承受的表現。通過下棋的勝負交替,可以讓他們在感情上逐漸得到鍛煉,不但能夠坦然地面對成功,而且能平靜地接受失敗,達到“勝不驕,敗不餒”的精神境界。
第四,學棋還可以培養孩子的心靜能力和認真的學習態度,有助于增強他們的注意力、記憶力、計算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啟迪他們的才智,使其思路開闊,促進學業。
“總而言之,讓小孩學棋,是一項長線有效的智力投資,學棋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學做人的過程。經常下棋會使人在待人接物上言行得體大方,同時對良好的心理品質、意志及毅力的培育,反應能力及應變能力、創造能力的培育,以及沉著冷靜的個性、自我控制能力、判斷能力的培育都會有很大幫助。”容堅行最后總結說。
棋藝有助讀名校
孩子學棋,除了具有以上所說的種種好處外,還可以給他們的學業帶來很多“直接的幫助”。筆者從有關部門了解到,如果中小學生,能在省、市一級的棋類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并獲得相應的棋藝水平證書,在升學方面可以得到很大照顧。
以圍棋為例,少兒棋手如果能取得廣州市中小學生圍棋錦標賽個人前六名成績,除可獲業余4段證書外,還可以申報國家二級運動員,高考可加分20分;若能在全國性的比賽,如“晚報杯”全國業余圍棋錦標賽取得前16名成績,可獲業余6段證書,申報國家一級運動員,享受特招入大學的資格。據悉,國內多所知名大學如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南開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等均招收圍棋特長生,一般入學的標準是高考錄取降50分。
另外,由于在下棋過程中,需要棋手不斷地對局勢進行分析、計算和判斷,因此學棋的學生往往思維都比較敏捷,學習成績普遍較好,尤其是數學更為突出。以下筆者搜集到的幾個成功例子,或許可以說明問題。
曾在廣州棋院學習圍棋的溫彥冬,是1993年廣東省及廣州市小學生圍棋賽“雙料冠軍”,后被省級名校廣雅中學按特長生錄取,中學畢業以優異成績考上清華大學。
同樣在廣州棋院學習圍棋的梁昊,曾獲得2002年廣州市小學生圍棋賽冠軍,以優異成績考入省級名校華師附中,后來被保送到北京大學金融專業學習。
今年13歲的方宇辰,在廣東東湖棋院學了四年圍棋,3次獲得省、市少年圍棋賽冠軍,在世界少年奧林匹克數學競賽中國區選拔賽2007—2008賽季榮獲金獎,被華師附中免試錄取。
三棋班供不應求
近年來,棋類運動能夠開拓少兒智力、有助于對他們進行全面素質教育的觀念,已得到人們的普遍認同和接受,越來越多的少年兒童在家長的支持下,報名參加象棋、圍棋和國際象棋的學習班。目前在廣州市,少兒學棋風行,很多小學、幼兒園以及市、區、縣一級的少年宮,都紛紛開辦了棋類培訓班,有的學校甚至還讓具有國粹文化特色的象棋和圍棋走進第一課堂,成為學生的必修課,而這些學校也因此成為棋聲在外的特色學校,像清水濠小學、華僑小學、西關實驗小學(原人民中小學)、朝天小學、冼基東小學、同福中一小、永耀北小學、駿景小學、松溪小學、東圃小學等都是廣州有名的棋類特色學校。
據筆者在采訪中獲知,目前在廣州開展三棋活動并成為傳統特色教學的中小學校有近百間,其中有30多間是把棋列為第一課堂教學,而在幼兒園開展棋類活動的則有200多間。粗略估算,現在廣州各中小學校、幼兒園以及各類大小培訓機構學棋的少兒有近十萬人之眾。另據廣州棋院院長容堅行介紹,在廣州的高校里,學棋、賽棋之風也十分盛行,不久前在廣州棋院舉行的廣州市大學生三棋比賽,就有來自42所高校的上千名棋手參賽。“有一個現象可以從一個側面說明現在的學棋熱度———以往家長送小孩去少年宮開設的興趣班學習,都是先考慮選學其他科目,再考慮學棋,而現在卻反過來了,家長是先選學棋,再選其他科目。”容堅行說。
有一個情景,同樣彰顯了廣州少兒學棋的熱度———每到寒暑假期,棋院、棋室等各類培訓機構辦的培訓班,常常是供不應求、人滿為患。據廣東東湖棋院總經理孫勁松介紹,目前東湖棋院根據水平的高低,圍棋設有從入門班到精英班共15個級別的培訓班,而象棋和國際象棋則分別設有11個和6個級別的學習班,每到假期,不管哪個級別的班,都十分搶手,學棋名額很快就被報滿,“如果不是受師資條件限制,我們還可以開設更多的學習班”。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