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還珠格格》剛開播就遭到觀眾和媒體的質疑,尤其是網絡上的調侃和惡搞更是鋪天蓋地。對于網友的評價,瓊瑤則干脆得多,直接在博客上表示,不喜歡就換臺。
李晟(資料圖)
四川新聞網-成都日報7月19日報道 作為今年暑期檔的重磅之作,新版《還珠格格》于上周末在湖南衛視開播,正式打響暑期收視戰。該劇開播前,制片方可謂進行了“狂轟濫炸”、“鋪天蓋地”式的瘋狂宣傳。而更出乎意料的是,該劇16日剛剛在湖南衛視首播,就遭到觀眾和媒體的質疑,尤其是網絡上的調侃和惡搞更是鋪天蓋地。對此湖南衛視表示,老版畢竟太經典了,希望觀眾對新版多加包容。對于網友的評價,瓊瑤則干脆得多,直接在博客上表示,不喜歡就換臺,“每人心中一把尺,每人審美觀不同,每人喜歡的戲劇也不同。不喜歡,就用遙控器吧!不必罵街,那是浪費你們的時間。”
演員之變
李晟模仿趙薇挨批
新“小燕子”李晟無論外形還是表演都讓人看到了趙薇的影子,如生氣時的皺眉、肢體動作,甚至連臺詞的語氣、節奏都處處可見模仿。有觀眾評論道:“李晟模仿老版痕跡太重、整體沒有老版好看、開場就是一出鬧劇。 ”還有觀眾稱,“新《還珠》,小燕子的媒婆痣,紫薇粗壯的手指,丫鬟金鎖比小姐紫薇漂亮,就連配角柳紅都比小燕子看著靈動,好好的經典就這么被毀了。 ”1998年的《還珠格格》造就了萬人空巷的收視紀錄,趙薇、林心如、范冰冰等演員,現如今已經成為華語影壇的領軍人物。而新版還珠的造星術被認為難現輝煌。
幕后:不求超越
而瓊瑤則說:“我永遠珍惜著舊還珠里的演員,沒有他們,哪有成功的《還珠格格》?新的還珠,會有一群新的演員,帶來一些新的面目!我對他們說: 不求你們超越舊演員,他們的地位在我心里和許多觀眾心里都屹立不搖,無可取代!只希望你們去努力演活你們飾演的角色! ”
制作之變
制作費漲了近百倍
從老版每集5萬元的制作費,到新版每集近百萬元。據悉,當年拍攝老版《還珠》趙薇戴的是塑料耳環,耳朵發炎以后干脆不戴,而新版可謂錦衣華服。老版《還珠》主要在懷柔外景地拍攝,劇中紫禁城的景都是拼湊而成,內景也很簡陋。新版有了橫店的故宮群,宮廷戲皆實景拍攝,轉戰懷柔、橫店、浙江、內蒙古四個片場。
幕后:全家總動員
瓊瑤:“我的兒媳婦何秀瓊,早已繼承了電視的事業,也創造著她自己的天空;我的兒子中維,想出許多小燕子奇招 ,幫我口頭編劇 ;鑫濤(瓊瑤丈夫)更是追著我的劇本跑,堅持每本寫完就要打印給他看。我們全家都活過來了,兩年苦悶的生活,居然被重新編寫的《還珠格格系列》給終結 了!每天大家討論著,全部嘻嘻哈哈笑成一團。”
故事之變
新版拍給“90后”?
雖然是翻拍,但瓊瑤只保留了老版的故事梗概,劇情和細節有70%是新構的。瓊瑤坦言:“重寫還珠,我本來只想把以前的三部整合 ,再濃縮 一下,以為是很輕松的工作。誰知開始后,竟然一發不可收拾,新戲越寫越多。除了原劇本中我最喜歡,實在不舍得也無法丟棄的情節以外,幾乎新寫了70%。《還珠格格系列》有舊還珠的靈魂,有新還珠的血肉,還有我更加深刻的感動和真情。”
新版中,西洋宮廷畫師班杰明是最大的新元素,他極大地豐富了劇情:小燕子剛進宮時,為了防止身份暴露,和他明爭暗斗。后來他暗戀小燕子,又催生了三角戀情。還有,他的西洋背景與小燕子的東方文盲相碰撞,笑料無窮。何秀瓊透露,在那個時代,班杰明把西洋的語言、思想、生活、飲食、人生觀都帶到劇中,產生了不同凡響的影響力。洋文、巧克力、足球、自鳴鐘 看似普通的東西,卻在當時的宮廷中掀起軒然大波。洋文的誤用(good morning變成了狗頭貓臉)巧克力成了謀害皇后的毒藥,足球用的是英式的規則,自鳴鐘成了班杰明傳達心聲的工具。
幕后:時代變了
有網友評價說,老版《還珠》是屬于“80后”的經典,而新版則屬于“90后”。對此說法,瓊瑤也贊同:“我還在學習,跟我的兩個孫女兒征求意見,因為她們一個18歲,一個14歲,正是電視劇的年輕觀眾群。”
老版播出時網絡時代剛剛興起,該劇的傳播和評論都還很傳統。而新版面臨的是新媒體無比強盛的時代,論壇、博客、微博關注著此劇的一舉一動,網友的評判成為了重要陣地。而網友對該劇的惡搞調侃、嬉笑怒罵都屬于現在這個時代的傳播評論方式。
罵歸罵 賣得火
主創回應“已做好準備”
新《還珠》剛開播,瓊瑤便更新博客,主動回應質疑:“不管是怎樣的聲音,我都會用平和的心來接受。 ”至于網友所說的新《還珠》很雷人,瓊瑤并不認同,“直到昨天,才弄清楚雷的意思,原來是突兀。其實,有時突兀到某個層次,反而變成精彩。 ”瓊瑤還提醒新《還珠》的演員們做好面對質疑的心理準備。對于觀眾的雷人評語和惡搞視頻,飾演蕭劍的高梓淇表示:“好與不好(的評論)都是鞭策,網友很有智慧,我只想說讓罵聲來得更猛烈些吧!”而被網友批為“招風耳”的“紫薇”海陸格外淡定:“我已經做好任何準備,可以透露的是后面會越來越精彩。”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