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拔》設計版面
人民日報 《魁拔》,一部“純國貨”動畫電影,雄心滿滿“入市”,口碑比預期良好、票房卻無比慘淡——喜歡它的觀眾不吝以“中國動畫電影新標桿”來稱贊;市場以數據呈現殘酷——上映10天僅入賬265萬元,不到制作費和發行成本的5%。
“預計不足、措手不及”,對于《魁拔》的市場表現,制片方青青樹動漫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匡宇奇用了這8個字總結。
只要還活著,就絕不認輸
機遇:國產動畫片依然有空間
作為國內首部熱血玄幻動畫電影,《魁拔》創造了由人、神和魁拔三個物種組成的玄幻世界。7月8日上映的《魁拔之十萬火急》是該系列電影的第一部,講述了蠻吉跟隨養父蠻大人參加討伐魁拔聯軍的故事。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王一川評價,故事具有吸引力,情節曲折;甚至有網友驚呼:“國產動畫總算看到希望了。”
“拍磚”聲同樣響亮:影片構造的世界觀過于龐大,不利于觀眾理解劇情;片名“魁拔”二字讓人不知所云……
褒貶雙方雖然陣營分明,但卻難得地達成了一點共識:《魁拔》帶來了意外的驚喜。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副教授陳奇佳直言:“這部片子確實有不少問題,但它的水準,超出了我的期待。”
目前,國產動畫電影僅靠一只“喜羊羊”獨撐天下。與此形成鮮明對比,中國的動畫電影觀眾市場不斷壯大。北京西單大悅城首都電影院副總經理于超認為,“我們影院的很多會員已經形成了觀看動畫電影的消費習慣。”
《魁拔》歷時6年制作完成,在片內片外都主打“感動牌”。影片里,主人公蠻吉“只要還活著,就絕不認輸”的精氣神,贏得了觀眾的喝彩;影片外,青青樹的制作團隊,面臨發行困境,親身走進影院推介影片,贏得了觀眾的尊重。
這部國產動畫電影,因此受到各界的鼓勵:影院排片太少,熱情的觀眾四處呼吁,各地的排片情況開始好轉;媒體持續關注《魁拔》的運作情況。“每天要接到十幾個預約采訪的電話,”青青樹CEO武寒青這幾天忙得很。
陳奇佳認為,國內整體的動漫創作過于浮躁,《魁拔》的好口碑正來源于“做動畫的認真態度”。于超說,在美日動畫電影的包圍下,“中國制造”依然有發展的空間。
票房慘淡,學費昂貴
困境:會做動畫不等于會賣
但這部口碑甚好的國產動畫片,卻遭遇了票房“滑鐵盧”。
首映周末三天,全國票房僅為135萬元;上映10天,票房收入265萬元。從2005年籌備至今,《魁拔》制作成本超過3500萬元,宣傳發行投入2000萬元。目前看來,在國內市場上,回本已基本無望。
“排片場次少+非黃金時段”,是青青樹遭遇的最大難題。青青樹的媒體經理王玲玲介紹,7月8日當天,北京影院共排片80場;首映三天最多的時候才排了104場,而且基本都在早場,“南京等一些地區,甚至出現了‘一日游’的情況。”
于超說:“排片的真正決定權在市場和觀眾手里。”在面對國產動畫片的時候,他首先會考慮白天時段,因為國產動畫片往往都是給孩子看的;如果一部動畫片能吸引到不同年齡層次的觀眾,才有可能在黃金時段排片。
在這樣的市場規則之下,有效的市場營銷,對于國產動畫電影尤為重要。同期上映的國產動畫《兔俠傳奇》打出了“3D技術+明星配音”的賣點,廣告宣傳更是鋪天蓋地,自然更受影院青睞。首映當天,《兔俠傳奇》在北京排片200場左右,遠遠多于《魁拔》在“鼎盛”時期的排片量。
市場營銷上的軟肋,讓“零起點”的青青樹措手不及。7月5日,王玲玲前往廣州進行影片宣傳。到了影院,她傻眼了:不少影院沒有展示《魁拔》的宣傳海報、很多影院經理還沒有看片,大部分隨機調查的觀眾都不知道《魁拔》是什么。而此時距離全國首映,僅有3天。
《魁拔》發行方在發行和宣傳上的失誤,讓影片在市場宣傳上先天不足。作為片方,匡宇奇認為:“雖然在動畫制作上,青青樹已經積累了19年的經驗,但在動畫市場上,我們是新兵,還很不成熟,許多規則都不清楚。”
體現不成熟的另一個細節是:《魁拔》上映后,動畫迷們想要買一些玩偶,但青青樹并沒有同期開發衍生產品。不得已,做動畫的青青樹,開始學著賣動畫,公司150多人,奔赴推廣一線。在一次次的“接地氣”之后,王玲玲發現,很多觀眾都是到了影院才開始選擇電影,“宣傳片是否精彩、海報是否夠炫,甚至哪部電影的廣告牌更大,都會影響觀眾的選擇。”在此之前,青青樹有些制作人員認為,廣告對于動畫片并無太大的推廣作用。
在匡宇奇的眼中,這場“遭遇戰”是最生動的營銷課,“我們在摸索國產動畫電影的商業之路。”但在王玲玲看來,“在宣傳和發行上,我們這次交的學費,太昂貴了。”
試水新模式,有肯定有質疑
挑戰:5年能否立起國貨品牌
在《魁拔》上映期間,一個小故事屢屢被提及:一位觀眾想買《魁拔》的票,但影院的工作人員卻“負責任”地提醒:“這是一部國產動畫,你真的要買嗎?”
匡宇奇坦率地承認:“以往的國產動畫片,沒能給觀眾信心,沒道理要求院線支持、觀眾進影院。作為商業片,還是要通過市場給觀眾信心。”
如何打通國產動畫的商業模式,成為擺在青青樹面前的最大挑戰。
影評人關雅荻認為,如果一部本土動畫電影是完全原創的,做完就直接上院線發行,那它失敗的幾率是99%。“其實,迄今我也沒看到那個1%。”
青青樹正是在挑戰那1%。沒有通過漫畫檢驗市場,也沒有通過電視版積累人氣,《魁拔》直接在大屏幕上講故事。按照武寒青的設想,青青樹將通過5年的時間來樹立品牌:“如果我們只做一部電影,那肯定就死了。”《魁拔》目前計劃出品5部,第二部已經在制作之中,預計明年暑期推出。
這顯然與“喜羊羊”的商業模式完全不同——5年多時間,通過電視動畫片在全國連續播出,積累品牌基礎。
用5年時間,直接通過電影培養一個動漫品牌,能否行得通?派拉蒙電影公司中國市場負責人陳喆認為,無論哪種模式,只要在做足市場調研和原創特色的基礎之上,都有可能成功。
陳奇佳擔心:“5年的攤子鋪得有點大,又構造了一個這么龐大的世界觀,很容易爛尾。”一方面,充足的資金保證是這種模式的運作根本;另一方面,“不確定性太大了,市場不一定有耐心等。”
于超認為,“影院的片源很豐富,一部影片如果在首周沒有良好的表現,很難翻身。”
為了彌補在票房上的失利,匡宇奇和團隊決定將品牌的導入期拉長,“我們計劃用一年的時間在全國各地放映《魁拔》。”現在,已經有幾家影院決定:暑假期間,《魁拔》不下線。
“有公信力的動畫品牌的養成,需要時間和耐心。”匡宇奇說。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