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相聲演員郭德綱)
新快報訊 央視春晚已走過了29個年頭。近年來,其“亙古不變”的模式化演出也招來了不少爭議。而龍年央視春晚將“三十而立”,不少動作在暗示著,這一場而立儀式似乎會與往年不同。
2012年央視春晚導演組成立得比往年早,7月,哈文被任命為總導演,之后便頻出創新之舉。如,接觸張藝謀、張頤武、趙寶剛、范曾等找靈感;開通官方微博,推出“我為春晚獻歡樂”、“春晚30年——我和春晚的故事”兩個征集令。
日前,還首度公布了第一階段的征集令結果,共收集“我為春晚獻歡樂”話題1539萬余條,“我和春晚的故事”話題11萬余個。
[名人獻策] 不要千篇一律,創新很重要
哈文上任龍年央視春晚總導演后,改變以往方式,轉而向國學大師范曾、著名導演張藝謀等人請教,并將交流成果發布在微博中。
“辦春晚就像寫文章,最討厭千篇一律,好文章要注重細節。”“春晚終究是個娛樂,搞得那么莊嚴,使創作那么痛苦沒有必要。”這是國學大師范曾向哈文提出的看法。
張頤武則說,“春晚應做到有一系列的新亮點,才能使整臺晚會有創新感,這其中必須得有吸引全國觀眾眼球的節目”。而在張藝謀看來,“春晚的舞臺是不變的,關鍵是要有好節目,最主要是觀眾喜歡的節目”;“春晚是個歡慶的舞臺,不是說用得多復雜才是好,最關鍵是用得巧”。
網友紛紛留言,揣測龍年春晚將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千篇一律,并放下架子,辦更接地氣的草根節目。
[草根心聲] 請問,陳楚生、郭德綱能上不?
“開門辦春晚”,這個口號已喊了多年,但一直未見真章,最后參與進來的仍是專業藝術團體和演員,鮮有老百姓直接走上春晚的舞臺。
龍年春晚做出了首次嘗試,通過網絡等方式公開向全國觀眾和網友征集春晚話題、笑料和點子,推出“我為春晚獻歡樂”和“春晚30年——我和春晚的故事”兩個征集令:征集民間笑話、幽默小段、精彩語錄等所有能為春晚提升歡樂度的原創素材;通過文字、圖片等講述自己與30年春晚的故事。
從第一階段的征集令結果來看,“我為春晚獻歡樂”話題有1539萬余條,“我和春晚的故事”話題有11萬余條。對此,導演組表示,正在積極整理征集結果,回復網友的相關問題,一旦有入選的內容,會盡快和作者取得聯系并給予投稿者相應稿酬。
不少粉絲抱團推薦自己喜歡的明星,陳楚生、張杰等是熱門推薦人選,而在想看到的笑星方面,網友則稱希望看到郭德綱。
[觀察] 有獎征集是春晚的一次向下思考
8月18日,2012年央視春晚發布了兩條征集令,其一為“我為春晚獻歡樂”。博主承諾:“一經采用,將給予相應稿酬”。
2012年春晚越來越讓人看到希望了。春晚劇組向全國發征集令,無疑是一次向下思考。這種向下思考,不僅顯得難能可貴,還將為春晚提供源源不斷的創作素材,意義非凡。
在民間,有許多具有創作才能的人,只要把他們充分調動起來,一定能為春晚提供豐富的素材。春晚劇組此次統一征集笑料,不僅表現出對民間創作者的尊重與期待,也完全可以集中一些原創的笑料,供相關節目選擇。更為可貴的是——只要笑料被采用,將給予相應稿酬!這,同樣可以看做是春晚的向下思考。這次春晚劇組終于放下了身架,把普通作者的權益放到重要位置了。
實際上,春晚主要靠創作。不管它們的原作者是誰,都應得到相應的報酬。只有充分尊重創作者的權益,才能不斷激發創作積極性,從而確保春晚每年都能吸收足夠的素材。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