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中石化回應“高利貸門” 系利益相關方惡意誹謗行為
針對“高利貸門”,四川中石化今日對中國青年報表示,那是個別人利用媒體和互聯網歪曲事實,對該公司進行的造謠中傷,妄圖以假亂真,顛倒黑白。有關政府部門已經給出定論,金鑫房產的變更是原股東的真實意思,合法有效,不存在隱瞞和掠奪,更沒有什么放貸黑幕。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中石化四川銷售公司及其下屬公司涉嫌向一些民營房地產企業非法發放高利貸長達數年,且金額巨大”。其中還提到,四川達州一家民營房地產公司因無法還債,被中石化四川銷售公司下屬企業接管,接管時公司3位原股東均未簽名。
此消息一出,立刻轟動網上。那么,事實到底如何?報道中涉及的“四川中石化”和中石化又是什么關系?是否存在“鯊魚吃蝦”?
據了解,中石化四川銷售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12月,由民營企業四川省中石化實業有限公司和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共同籌資組建,注冊資本為人民幣3892萬元,其中四川省中石化實業有限公司出資2335萬元占股比60%,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出資1557萬元占股比40%。截至目前,公司擁有50座加油站、加氣站等經營資產。
根據投資雙方協定,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只參與合資公司成品油業務的經營管理,其他業務由四川省中石化實業有限公司依照《公司法》自主經營。四川石化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是中石化四川銷售有限公司下屬法人企業,按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自主在達州地區經營相關業務。
報道中另一個主角金鑫房產的緣起是這樣的:金鑫公司系達州市達縣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冊登記的一家三級房地產開發企業,原股東為劉明(法定代表人,持公司87.5%的股份)、王家云(持公司6.25%的股份)、夏德菊(劉明之妻,持公司6.25%的股份)。1993年,它獲權開發“英凰廣場”和“星勝花園危房改造”兩個項目。
據四川中石化給中國青年報出具的證據,在項目建設過程中,由于金鑫公司巨額虧損,審計報告顯示,截至2008年12月31日,金鑫公司賬面虧損250余萬元(實際虧損逾1000萬元),無力啟動后期建設及歸還購房戶房款,致使開發建設時間長達10余年,成為當地的“爛尾樓”。在四川石化建設投資有限公司介入之前,劉明個人欠下高利貸2000多萬元,并利用開發項目的名義騙取工程保證金和非法集資,涉嫌個人詐騙民間資金3869萬元,被達州市通川區公安局立案偵查。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