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拖后腿
國家統計局4月1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8.1%,低于此前8.3%至8.4%的預期,為連續第五個季度回落,且創下近三年來最低增幅;前次低點是2009年二季度的7.9%。
一季度的宏觀經濟運勢數據中,房地產投資、住宅新開工面積、商品房銷售面積等多項房地產行業指標均出現下滑,拉低一季度GDP增速。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0927億元,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0.6%。全國房屋新開工面積39946萬平方米,同比僅上漲0.3%,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29427萬平方米,同比下降5.2%。商品房銷售面積15239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3.6%。
拿地熱情,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7859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9%。國家統計局公布,2012年3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景氣指數(國房景氣指數)為96.92,再創新低。這已經是從去年11月份開始,連續5個月房地產景氣指數低于100以下。
國金證券報告分析稱,從支出法和收入法分別考慮,房地產投資1個百分點的變化會對GDP增長產生0.07和0.01個百分點的影響,在判斷2012年房地產投資下滑11.8個百分點基礎上,則GDP增速會回落0.93個百分點,也即從地產這單一因素分析,2012年GDP會由2011年的9.2%回落至8.3%,雖然政府為全年經濟增長確定了較低的增長目標,但至少從地產對經濟影響這一方面上,地產的政策預期會有所改善。
調控不動搖
4月1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再次強調堅持房地產調控政策不動搖,決不讓調控出現反復。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也在新聞發布會上表達相似看法,盛來運表示,一季度GDP增速放緩很大程度上是中國政府主動調控的結果。控制房地產的泡沫化當然會影響有關投資,甚至與住房相關的消費,進而對短期的經濟增長產生一定影響。但從中長期來看房地產調控與經濟增長并不矛盾,調控的目的就是保持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保持經濟可持續增長。
中原地產研究部總監張大偉表示,目前樓市調控拐點和效果剛出現,一旦放松可能面臨大幅反彈,目前樓市已經明顯出現了調控效果,但因為地方土地財政的建設,加上外圍經濟惡化,放松調控的呼聲很高,本次調控可能說是最后一個經濟轉型的機會,一旦放松,房地產很可能面臨硬著陸的風險。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微博表示:“清華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的預測是GDP一季度8.4%。剛剛公布的是8.1%,環比回落為1.8%,超預期,按此趨勢GDP全年回落約1.7%。太猛,微調必須。數據表明貨幣政策事實上已經調整;減稅須出臺;地產是關鍵,其調控方向不會動搖但力度應微調。2012穩字當頭。”
事實上,政策微調已經開始,3月份新增信貸超萬億,京滬等一線城市重啟首套房貸款利率8.5折的消息,對于首次置業的剛需人群存在利好,但針對房地產的調控并未全面放松。中原地產預計在2012年,政策可能會對首套房的購房者做出定向寬松,從中小套型的普通商品房加快建設供給。到增加首套房購房者入市的比例,都將降低剛需置業人群的置業難度。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