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假期間,很多車友自駕出游或走親訪友?杉ぴ龅氖鹿柿恳矌砗芏酂⿶溃寒惖爻鲭U,維修、理賠怎么辦?出了險為什么不能全額理賠?為什么不讓我去4S店修?為此,本報邀請知名保險公司專家,為讀者一一解答理賠中的誤區。
誤區一:異地出險一定要拉回家修
翟先生長假去江西玩,發生事故以后在當地4S店維修;氐胶贾菀院螅l現愛車仍有很多問題,可再回江西去修實在太麻煩。為此他感嘆:當時真不應該省這點拖車費,應該堅持拉回杭州來修!
萬一遭遇異地事故,專家建議分幾種情況來對待:
1、損失不大,維修時間不長的前提下,建議就地維修,畢竟拉回家所發生的二次拖車費,保險公司是不賠的(保險公司一般僅承擔一次施救費用)。
2、損失一般,經簡單維修后能上路的,建議自行開回家,對未維修部分再次維修,這樣可以減少車主的損失(異地等待的時間、食宿成本);如果事故僅造成外觀油漆損壞,不影響正常使用的,也可以開回家維修。
3、損失較大,建議就地維修。當然,車主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綜合評估哪個方案更合算:在外地維修需長時間等待,要額外支出住宿、伙食費;而遠距離拉回杭州,可能要付出上千元的拖車費。
保險公司一般會建議車主就地維修。無論是哪種情況,車主出險后都必須第一時間向保險公司報案,讓保險公司確定損失范圍和損失金額,不得私自處理或維修,因為保險公司對未經核定的損失是不予賠償的。
至于理賠,現在大部分保險公司都做到了全國通賠,可以回家以后遞交理賠材料。
誤區二:我有全險,就能全賠
梁女士買車時在4S店買的保險,在工作人員的建議下買了“全險”。她以為這下愛車有保障了。沒想到,最近愛車停在小區外道路被砸了玻璃,她報案后保險公司卻說,她沒買玻璃險,所以不能理賠。
專家解釋,從保險公司角度來說,不存在全險的概念,因為車險的險種是相當多的,險種不同,保險責任就不同,一般車主是不可能全買的。一般車主購買的險種主要為:交強險、車損險、商業三者險、車上人員責任險、不計免賠險,就認為是買了“全險”。
事實上,險種不同,保險責任就不同:像梁女士這樣,沒買玻璃單獨破碎險,發生玻璃單獨破碎的事故,保險公司就不賠了。另外,如果沒買盜搶險,被盜被搶后保險公司也是不賠的;沒買發動機特別損失險(也稱涉水險),發生發動機進水造成損失的事故,保險公司也是不賠的。
即使買了對應的險種和不計免賠險,保險公司僅按照各險種項下的保險責任范圍來承擔事故損失,針對發生除外責任的幾種情況也是不賠的(如酒駕、逃逸、未年檢等等)。同時,理賠額度還受保險金額和賠償限額限制,也不是所有損失都能賠付。比如投保的車上人員責任險賠償限額為1萬元/座,如果車上乘員受傷,一次損失超過1萬元,保險公司最多也只能賠1萬元。還要提醒的是,保險公司是參照醫保用藥規定賠償的,丙類藥、不合理用藥、以及與事故無關的用藥,也是不賠的。
另外,如果車輛存在不足額投保險的情況,發生損失時也是按比例賠付的。
誤區三:為了保證質量,一定要在4S店維修
陳先生是一位豪華車主,日前發生事故后,保險公司定損2.8萬元,4S店報價卻超過5萬元。保險公司不同意陳先生在4S店修車,要他到指定維修廠修理。
其實,要不要去4S店修,往往有兩種情況:一是豪華車,4S店報價甚至會比維修廠高出一倍以上,保險公司要車主去維修廠修。二是沒保不計免賠的車主,反而自己不愿意去4S店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