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發展環境
實現多方共贏
在發展中,施秉人深深認識到,環境是搞好發展的前提。因此,凡是在該縣從事中藥材生產經營的,無論投資多少,施秉縣都要求做到服務熱情、周到,通過優化環境,實行硬件不足軟件補的辦法,采取多種生產經營模式,吸引了眾多龍頭企業相繼落戶施秉。通過企業帶動,農民種藥積極性空前高漲,經濟收入不斷增加,企業也從中得到了回報,最終達到了多方共贏的目的。
在中藥材生產經營中,施秉縣首先是把基地作為第一車間,積極引進威門、信邦、百靈等藥業公司入駐,與藥農簽訂種植合同,公司負責提供種苗,進行技術指導,并按保護價回收中藥材產品,從根本上解決藥農的“種植不放心、銷售很擔心”的問題;其次是成立中藥材專業合作社,吸納廣大藥農入社,由社員大會選舉產生董事會、理事會和監事會,負責生產種植信息、種苗供應和聘請技術人員進行生產指導等,并聯系市場對入股社員種植中藥材進行集中銷售。同時由藥材種植大戶、種植能手組成協會,實行協會管理,采取訂單生產模式,實行統一生產技術標準,統一市場營銷,統一質量要求,做到產前、產中、產后全方位服務,形成了市場化經營格局。此外,該縣還采取由干部出資金、提供技術,農戶出土地、出勞力,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均沾的共同體。目前,施秉縣與醫藥企業簽訂種植合同的農戶有3700余戶,成立中藥材合作組織23個。牛大場鎮中藥材協會還被國家農業部列為“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示范組織”。
在全州項目建設觀摩現場會上,三元太寶公司董事長張代金激動地表達了自己的感觸:“這里的投資環境非常好,我們很滿意。5年前公司落戶施秉時,還是一家以種植和粗加工為主的普通企業。在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近年來,公司現已累計實現銷售收入1.67億元,稅金1400萬元,凈利潤750萬元。到2012年末,我公司將力爭實現產值1.5億元,‘十二五’期末實現5億元。”
正是多元化生產經營模式,奠定了施秉縣中藥材產業的發展基礎,成為了產業的中堅力量,為廣大農戶種植中藥材提供了資金、技術和信息,化解了農民的生產風險,為農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機會和保障,這些企業和經營者也同時獲得了高質量的藥材資源和可觀的經濟收益。
對于下一步如何將中藥材產業做大做強,施秉縣委書記彭世平雄心勃勃地表示將全力把施秉打造成名副其實的“西南藥城”。面對記者的提問,他信心滿懷:“我們將圍繞省委、省政府確立的‘兩加一推’主基調和實施工業強省、城鎮化帶動兩大戰略,以科技創新為支撐,強力推進民族醫藥產業快速發展,全面推進‘施秉太子參’、‘施秉何首烏’、‘施秉頭花蓼’等原產地地理商標保護標志申報和培育工作,重點把‘施秉太子參’培育成為著名商標和馳名商標,全力唱響‘中國施秉太子參之鄉’品牌。到‘十二五’期末,力爭建成中藥材繁育基地5000畝,商品種植基地10萬畝,年產值達10億元以上。引進中藥材深加工企業3個以上,建成5條GMP生產線,形成產業化發展格局。”(張萬民 楊志剛)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