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扎實推進《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11—2030年)》的實施,對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做到可控可測,全面掌握生物多樣性現狀和變化趨勢,從科研、政府和社會公眾多個層面共同促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不斷提高管理水平,促進生態文明建設。11月27日,環境保護部生態司、對外合作中心、政策研究中心、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調研組一行4人,到我州就《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11-2030年)》監測指標體系研究進行實地調研。
調研組深入雷山縣實地考察調研生物多樣性現狀情況,并在凱里與州環保局、州林業局、州農委、州民委、州文體廣電局、雷公山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凱里學院等7家單位和州政府專家顧問組的領導和專家進行了座談。調研組詳細介紹了《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11-2030年)》監測指標體系的設置及相關背景,并與參會人員就各項監測指標進行了廣泛的討論。與會專家和領導對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要性認識統一,并對如何把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當地民族文化傳承保護實現有機結合、加強各部門和各個層面的互動協調機制建設和進一步完善監測指標體系等提出了很好的建議。調研組也建議各個地方結合自身特點和實際,制定相應的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劃和監測指標體系,以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得到有效開展,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州環保局副局長楊漢欽主持座談會并向調研組介紹我州生物多樣性保護情況。(州環保局)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