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時光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一樣的讀秒、度日,但是卻又很不公平。當絕大多數林志穎的同齡人成為大叔之時,他依舊是貌似不變的娃娃臉。
南方都市報訊 1992年,在下14歲,初一。那時,傳媒咨詢并不發達,有兩首關于青春的歌很紅!恫皇敲總戀曲都有美好回憶》,由17歲的“小旋風”林志穎演唱,MTV中的他瀟灑至極,帥、甜、帶一點“少年強說愁滋味”,而三七分的發型也影響深遠。這首歌,說是情歌,但家長也并不反對,因為這早戀的滋味被吟唱得健康、自如。另外一首則是《青春舞曲》,王洛賓整理過的民歌,很多一流歌手都翻唱過。這兩首歌,啟蒙了一代少年,無數的人聽著他的歌長大,每個男生心里都有《夢中的女孩》吧。
《17歲那年的雨季》,是誰都有過的懵懂年齡,借著未成年的邊緣年齡,可以回憶童年,又能張望成年,是每個人最美好記憶的巔峰時刻。林志穎的座右銘深淺恰當,“人因夢想而偉大!”“人生可以有后悔、但不能有遺憾!”《向昨天說再見》之后,成年人就要有擔當,必須成熟的壓力使人不能再無憂無慮。
70后和80初的少男少女,每當想起青春來,總是記得林志穎的燦爛喜感的笑容,每個青春無論有無戀曲,都有美好回憶,青春舞步蹁躚在記憶里。在內地“1994年新生代”出現之前,林志穎、小虎隊、黎明、郭富城等港臺歌手,橫掃青少年。四大天王、崔健、羅大佑、劉歡、張雨生、齊秦、李宗盛、趙傳、童安格等,則對中、青年形成分割。在那個眾聲喧嘩的時代,林志穎有其重要地位。音樂和偶像,構成了1990年代上半闕最重要的社會消費品。
再然后,演電影,入伍,炒股,職業賽車手、摩托艇手,搞攝影,懂科技,開公司,積極介入社會事務。林志穎的事業風生水起,在多個領域發力,是響當當的跨界天才夢想家,既是青春偶像,又是絕對實力派。忽然一算已經出道20周年,如今的他,已然看開演藝圈的起伏跌宕。20年來,林志穎從來都那么快活開朗,即便斷腳。再后來,全面超越自我的林志穎成為華人賽車界數一數二的高手,與韓寒交相呼應。
時光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一樣的讀秒、度日,但是卻又很不公平。當絕大多數林志穎的同齡人成為大叔之時,他依舊是貌似不變的娃娃臉。不知是誰開始發現一個現象,拿1973年出生的郭德綱與1974出生的他年相比,當然會傳到林志穎的耳朵,果然與郭德綱相會之時,舞臺上和微博里,林志穎都拿郭德綱打趣,那趣味又不令郭德綱和觀眾反感,不知1992年的郭德綱唱過林志穎的歌沒有。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