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訊 兩年前中國男籃征戰土耳其世錦賽,鄧華德特意帶上了于澍龍、郭艾倫等小將,并言明這是他為倫敦奧運而準備的“寶貝計劃”。然而到了真正開始備戰奧運會的時候,國家隊卻沒了于澍龍等人的身影,看來老鄧精心設計的“寶貝計劃”已經宣告失敗了。
時光回到2010年8月,當中國男籃在熱身賽中大比分輸給美國隊后,鄧華德曾因一句“難道你們沒有看到我在用baby比賽嗎”而聞名天下,在那之后他的球隊被冠名為“寶貝軍團”,而鄧華德的執教方針也被媒體稱為“寶貝計劃”。打著鍛煉新人的口號,鄧華德甚至把世錦賽當成了練兵場,在小組賽最后一場與土耳其隊的比賽中,他派出了于澍龍、郭艾倫、張兆旭、蘇偉和周鵬這樣一套先發陣容,手中的baby們悉數登場,結果自然是一場創紀錄的慘敗。
其實中國男籃一直有提攜新人的傳統,王治郅、易建聯甚至姚明,都曾在國家隊中有過青澀亮相,當年陳江華在洋帥尤納斯那屆國家隊中的上位速度更是超乎想象。但即使是老尤這樣的個性教練,也不敢帶上5個陳江華出征世錦賽,所以中國男籃此前還從未有過龐大的“寶貝軍團”,除了鄧華德帶去世錦賽的那一屆。但令人遺憾的是,兩年來于澍龍、郭艾倫等人并沒有因為老鄧的“寶貝計劃”而挑起大梁,如今甚至已經淪落到無緣國家隊集訓名單的地步。
歸根結底,鍛煉新人還是要靠聯賽,而不是靠國家隊,在這一點上,鄧華德無疑是走了彎路。“北京二少”翟曉川和朱彥西為何能入選此次集訓名單?是因為他們在本賽季的聯賽中打得風生水起;于澍龍、郭艾倫為何從國家隊被“發配”到國奧隊?還是因為他們在聯賽中的表現并不出色。特別是小將于澍龍,本賽季在約旦外援道格拉斯的擠壓下,已經在吉林隊淪為可有可無的角色,這樣在聯賽中都打不上球的隊員,自然沒有資格入選國家隊。
從廣州亞運會到武漢亞錦賽,真正能讓鄧華德依賴的,還是王治郅、劉煒、朱芳雨、王仕鵬等老將,而他們都是各CBA球隊當仁不讓的核心球員。這些事實已經證明,老鄧的“寶貝計劃”只是個不切實際的理想,如今他主動放棄自己的“寶貝軍團”,也算是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到了倫敦奧運會,還是得靠老將打天下。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