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3D《泰坦尼克號》于3月27日在英國舉行盛大首映。導演詹姆斯·卡梅隆攜女主角凱特·溫絲萊特等一同出席了紅毯和放映禮。騰訊娛樂作為唯一受邀參與活動的亞洲媒體,專訪了卡梅隆。
倫敦專訪詹姆斯·卡梅隆
詹姆斯·卡梅隆接受騰訊娛樂專訪
騰訊娛樂訊 詹姆斯·卡梅隆這個名字對于熱愛電影的觀眾來說是全球票房收入最高的導演,也是3D技術教父。3D《泰坦尼克號》
首映禮前約40個小時,他剛剛從太平洋下11000米深處的馬里亞納海溝回到地面,創下了只身深潛的世界紀錄。然而,被中國影迷尊稱為“卡神”的他最開始只是個熱愛科幻小說、繪畫、對世界充滿好奇的熱血少年。15歲的時候,卡梅隆愛上了潛水,因為他發現可觸及的海洋和遙遠的外太空一樣神秘莫測。兩年多之后才第一次在人生中見到海洋的卡梅隆,迄今在水下的時長已累計超過3000小時。選擇電影導演這一職業,用卡梅隆的話說,把他從小對故事和構圖的興趣結合到了一起,《異形》 、《終結者》和《阿凡達》是他對科幻小說的熱愛,拍攝《泰坦尼克號》源自他潛入沉船遺址的夙愿和對海洋的迷戀。據悉,他在馬里亞納海溝看到的一切都將成為《阿凡達2》的素材。有這樣一位樂于冒險、從不設限的導演,記者相信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會給電影既定的形式帶來沖擊。
《泰坦尼克號》和很多人的人生軌跡連系在一起
騰訊娛樂:首先恭喜您,3D《泰坦尼克號》的首映非常成功,也祝賀您最近創下的只身深潛紀錄。這是一個時間點上的巧合么?
詹姆斯·卡梅隆:對,兩件事剛好湊在一起發生了(笑)。
騰訊娛樂:我是來自中國騰訊娛樂的記者。您可能已經知道3D《泰坦尼克號》在中國的上映日期定在了4月10日?
詹姆斯·卡梅隆:是的,而且那天正好是泰坦尼克號啟航100周年的紀念日,可以說是絕佳的上映時機了。
騰訊娛樂:在那之前,上億的中國影迷將通過騰訊娛樂看到這次采訪。借此您可以和觀眾們打個招呼,同時親口告訴大家,為什么3D《泰坦尼克號》值得他們走進電影院?
詹姆斯·卡梅隆:(笑)這確實是個好機會。據我了解,3D電影在中國特別受歡迎,中國觀眾也非常喜歡看電影。很多人可能已經在家里看過《泰坦尼克號》的影碟。但它是一部屬于大銀幕的電影,如果有機會在大銀幕上重新體驗,當然不應該錯過。
騰訊娛樂:騰訊娛樂發起了一個名為“我和泰坦尼克號”的活動,很多中國觀眾借此分享了他們生命中和這部電影相關的故事和記憶。
詹姆斯·卡梅隆:聽上去是個很棒的活動。我個人聽過很多這樣的故事,所以我相信《泰坦尼克號》確實和很多人的人生軌跡連系在一起。比如說有人看這部電影約會的時候墜入愛河,或者背道而馳分手了。因為女孩看了電影之后,覺得男朋友不像杰克那么關心、在意她的想法。(笑)
騰訊娛樂:這算電影的“負面效果”?(笑)
詹姆斯·卡梅隆:誰知道呢,也許她做了一個正確的決定。(笑)
騰訊娛樂:說到關于《泰坦尼克號》的故事,我相信您一定比任何人都更有發言權。有沒有什么特別的回憶愿意在此和大家分享?
詹姆斯·卡梅隆:每一部電影的創作過程中都會發生很多故事,因為這是一個集體的工作,有很多人參與其中。更別提像《泰坦尼克號》這種規模的電影了。昨天晚上首映禮之后,我和演員們難得重聚,大家一起回憶15年前的點滴,說了很多當年沒有來得及說的話,所有人都感嘆那是一段非常難忘的時光,并且給每個人的演藝生涯帶來了正面的力量。
世界上沒有魔法棒:2D到3D的轉換
騰訊娛樂:3D版和之前的版本在內容上完全一樣,這是經過考量后的決定么?
詹姆斯·卡梅隆:是的,在我看來維持原作是很重要而且必須的。一部電影作品好比一件細密的針織品,動了一個地方,必然會有其他地方被牽連。從另一個角度出發,誰知道改變的限度在哪里呢?改動到什么程度才不算一部新的創作?或者我為什么不重新拍攝整部電影?出于這些原因,我沒有對3D《泰坦尼克號》做任何變動,例如重新剪接、改變影片的長度等。整個團隊最重要的任務是在2D轉制3D的過程中,做到目前條件允許的極致效果。世界上沒有魔法棒,你現在看到的成品是300名藝術家每天在辦公室里一點一滴創作出來的結果。這樣的工作持續了60周的時長。設身處地想,其實是一個非常細致艱難的過程,因為所有的細節需要經得起吹毛求疵的挑剔。為了達到這種精準,我們必須勾畫出每個人物的輪廓,賦予他們真實的形態和立體感。而且這樣繁雜的工作是以每一幀畫面為單位來計算的。一秒鐘有24幀,3小時15分的《泰坦尼克號》有多少秒呢?在這種工作量上還要達到我們的目標——看上去像是用真正的3D技術拍攝的影片,真的是一個浩大的工程。
騰訊娛樂:這個過程中,我相信導演的工作和導一部新電影比較可能不盡相同?
詹姆斯·卡梅隆:導演有一項很重要的任務是保證帶給觀眾最好的觀影體驗。這當然包括了在拍攝現場導戲、做決定的部分,同樣也包括了后制過程中監督做到最好的音效、配樂、剪輯等等。后半部分的工作很接近我在這次的3D《泰坦尼克號》中主要做的:保證品質,并且帶領團隊實現一種全新的可能性。過程中我們遇到了很多啟發性的問題。比如說,某些畫面需要加大景深,但是某些地方又反其道而行之。舉例來說,如果需要用鏡頭凸顯泰坦尼克號的體積,過度使用3D會讓船看上去像一個模型。事實上,原來的很多鏡頭會因為這個原因,看上去像是模型攝影。這個時候就必須舍棄3D以保留真實的比例。就好像你看遠處的山峰,因為距離的關系,你不會覺得山是立體的,當然也就不能像眼前桌子上的一塊蛋糕那么去處理。除此之外,讓我們驚喜的是當3D技術運用在“小”處時,給電影帶來的更深一層的影響。尤其是那些情感交融、或者說發生在封閉空間里的鏡頭,確實因為3D的處理而更具現場感。3D《泰坦尼克號》,絕不僅僅只有壯觀的災難場景更好看而已。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